10月17日上午, 由四川省杜甫學會、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天水杜甫研究會聯合舉辦的杜甫與地域文化學術研討會暨四川省杜甫學會第十七屆年會、天水杜甫研究會第八屆年會在天水隆重召開。
天水市委常委、紀委書記李美華,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趙建強、市政協副主席安志宏,河南社科院研究員、中國杜甫研究會副會長葛景春,四川大學教授、四川省杜甫學會會長張志烈,臺灣東華大學教授張蜀惠,天水杜甫研究會會長桐樹苞及來自全國21個省市、自治區、特別行政區高校、科研院所的專家學者代表等參加出席了的研討會。
1255年前,杜甫在寓居秦州(今天水市)三個月時間里,為隴右地域留下了117首秦州雜詩,成為天水一筆極其寶貴的傳統文化遺產。李美華在開幕式上首先代表天水市委、市政府向大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并向與會的各位專家學者表示熱烈的歡迎。她說,天水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游城市,是甘肅省的東大門和關中——天水經濟區次核心城市,是“絲綢之路經濟帶甘肅黃金段”重要節點城市,素有“隴上江南”之美譽。當前,我省正在建設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我市擁有200多公里的“絲綢之路黃金段”,文化資源極其豐富,我們要以此次研討會為契機,積極利用杜甫“秦州雜詩”的文化價值,深入挖掘古絲綢之路文化帶上豐富的歷史文化遺存,努力推進華夏文明傳承示范區隴東南歷史文化區建設。此次會議的召開,必將為天水的文化建設推波助瀾,再添薪火。
開幕式上,中國杜甫研究會副會長葛景春在闡述了杜甫在流寓秦州時所作的杜詩在杜甫詩歌生涯中的重要位置后。自作詩“隴蜀山川自古通,當年詩圣若飄萍;少陵何處多詩興,天水成都白帝城!保⒁詴ǖ男问劫浥c天水杜甫研究會。四川省杜甫學會會長張志烈,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教授薛天緯、天水師范學院副院長汪聚應等分別作了大會發言。
據悉,會議期間,將進行杜甫學術研討和交流,參觀考察杜甫在天水和隴南遺址等活動。
。ㄖ袊鸥ρ芯繒睍L葛景春自作詩“隴蜀山川自古通,當年詩圣若飄萍。少陵何處多詩興,天水成都白帝城!辈⒁詴ǖ男问劫浥c天水杜甫研究會。)
(會議現場)
(合影留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