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更大范圍交流 天水積極融入關中—天水經濟區
天水市委書記張景輝和代市長李文卿接受記者采訪
![](/Files198/BeyondPic/2008-4/6/20080405_fcfae2fe03fe04bcd1c9rGXRCdZnzFJ6.jpg)
![](/Files198/BeyondPic/2008-4/6/20080405_7655b2b6048c726faad11z9Yp6zrPNPW.jpg)
西安晚報訊 (記者 崔曉剛) 昨天下午,參加西洽會的天水市市委書記張景輝和代市長李文卿接受本報記者采訪,他們表示,“關中-天水經濟區”的規劃建設,為天水帶來了難得的歷史性發展機遇,天水將積極配合做好經濟區規劃、啟動和實施工作。他們同時表示,行政區劃界限不會阻礙經濟區的發展。
期待更大范圍更寬領域的交流
關中地區具備較強的工業基礎,天水是國家老工業基地之一,機械制造、電工電器、電子信息、輕紡加工、建筑建材、食品醫藥等行業具有一定實力,形成了鮮明的區域工業體系特色。這些都與陜西具有很強的互補性,關中和天水具備捆綁發展的前提。
但也有人提問,關中和天水位于不同的行政區劃,發展過程中如果越過行政區劃界限的障礙呢?
對此,張景輝、李文卿表示,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以及我國改革開放30年經驗的總結和各級政府職能的切實轉變,行政區劃的概念將與過去不同。關中、天水文化相近、產業相依,加之交通便利,行政區劃界限不會阻礙資源的市場化配置。他們表示,兩地共同發展潛力巨大,天水期待更大范圍、更寬領域的交流與合作。
![](/Files198/BeyondPic/2008-4/6/20080405_b1847ab305424ed0534e1faOzPncNDpB.jpg)
七方面加強對外經貿合作
李文卿介紹了天水在交通區位、制造加工業、特色農業、自然生態、歷史文化資源、旅游資源、人力資源等方面的比較優勢。他表示,天水市將在“關中-天水經濟區”規劃的指導下,著力從裝備制造業、輕工建材、現代醫藥、農業產業化、現代物流和商業連鎖、基礎設施和基礎產業、存量資產重組與并購等七個方面加強對外經貿合作。
可以預期的是,隨著正在興建的天(水)寶(雞)高速公路、天(水)定(西)高速公路和即將通航的天水軍民合用機場等一系列重大項目的相繼建成,天水的對外合作將更加便利。“開放的天水將更加自覺地承擔起區域經濟發展的任務。”李文卿說。
![](/Files198/BeyondPic/2008-4/6/20080405_78441ebe8e31a6ba3b34D0lSSIbpSM9l.jpg)
尋找切入點 對接關中旅游
天水市與關中山川相接、渭河相連,其豐富而神奇的旅游產品和旅游資源備受國人關注。作為古絲綢之路西出長安的重鎮,關中、天水聯合發展旅游業前景良好。
面對“關中-天水經濟區”帶來的發展機遇,天水市積極倡導籌建經濟區域內的旅游經濟合作組織,并于日前啟動了相關工作。兩地旅游部門還圍繞設立關中-天水無障礙旅游區、加強媒體聯合營銷、打造尋根祭祖游這一共同品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據悉,目前天水市正按照“把關中-天水經濟區建設成國內外有較強吸引力的旅游功能區”的目標,主動尋找發展切入點,努力對接關中旅游市場,共同打造追遠懷古旅游線、休閑觀光旅游線、佛教文化石窟藝術走廊旅游線和高新農業觀光旅游線。
![](/Files198/BeyondPic/2008-4/6/20080405_d311fccee7313802d0fdi7sLdwA87iXc.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