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雪過后搶年景
——天水市開展蔬菜受災生產自救紀實
本報記者李雅春陳少娟
![](/Files196/BeyondPic/2008-3/7/0213351.jpg)
“黃瓜多少錢一斤?”“6元。”
“蔥多少錢?”“4元”
“今年這是咋了?菜價這么貴?”
“受了雪災了,路不通,外地的菜進不來。本地的菜也受了災。”一些菜販子如是回答。
的確,今年以來,全國大部分地區遭受了幾十年不遇的雪凍災害。除了交通輸轉的困難外,天氣影響也引起了蔬菜價格的波動,一些地區蔬菜價格之昂貴已經到了讓人瞪目結舌的地步。
那么,我市蔬菜受災程度到底如何?兩個月過去了,蔬菜受災后的情況又如何?帶著這些百姓普遍關注的問題,記者日前采訪了我市有關部門和受災嚴重的縣區。
“我市有17.1萬畝蔬菜受災,占蔬菜總面積的85.%;損失9100萬元。”市農業局責任人首先告訴記者這樣一組數據。
從1月中旬以來,我市遭受了五十年不遇的陰雪低溫寡照天氣,持續低溫和陰雪天氣導致我市蔬菜主產區武山、甘谷、秦州、麥積四縣區的設施蔬菜大部分出現生長受阻,少部分嚴重受凍災。
據了解,我市冬季蔬菜受凍害成災面積約17.1萬畝,占蔬菜總面積的85.%,12.77萬畝普通塑料大棚以韭菜為主的葉菜類蔬菜停止生長,推遲上市15—20天左右;局部嚴重的地方,葉片出現萎蔫現象;1.8萬畝春水蘿卜也嚴重受凍,生長受阻,推遲上市1個月左右;2.53萬畝日光溫室,棚內溫度只有1—2度,地溫溫度5—7度,致使茄果類蔬菜生長受阻,部分受凍嚴重的日光溫室蔬菜黃瓜、西紅柿、西葫蘆的植株萎蔫,果菜部分受凍嚴重,出現低溫障礙、花打頂和灰霉病現象,個別絕收;已育的早春茬菜苗出現了大量死苗;因積雪損壞日光溫室和普通塑料大棚1.3萬畝。據統計,因陰雪凍害天氣影響,造成蔬菜直接經濟損失9100多萬元。
救災 上下一心 眾志成城
災情發生后,我市各級黨委、政府積極動員,采取各種措施防凍救災,組織開展災害防治和生產自救。
市委常委會專門聽取了情況匯報,市委、市政府辦公室下發了《關于切實做好防御陰雪凍災害保障蔬菜市場供應的緊急通知》,對當前蔬菜生產抗災及促進流通、保障春節期間蔬菜供應作出了安排部署。
市農業局及時進行災情摸底調查,制定救災方案,提出了應對措施,下達省、市救災資金。全面落實救災扶持生產資金。各縣區由主要領導帶隊,組織農業技術人員深入到鄉村農戶逐棚進行凍害調查,全面掌握受災品種、面積、損失程度,摸清受災程度底子,對災害程度實行一日一報制度。對菜農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特別是救災扶持發展資金,市農業部門積極爭取并及時發放省上抗災經費115萬元。全市共籌措救災資金205萬元,其中武山、甘谷兩縣籌集并下撥補助經費100萬元,確保了群眾抗災生產和正常生活的進行。
為了將災害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確保市場供應和農民增收,各縣區采取強有力的防災抗災措施,積極開展生產自救。
![](/Files196/BeyondPic/2008-2/28/DSC02462.jpg)
受災最嚴重的武山縣立即啟動了氣象災害應急預案,提出具體抗災措施,一是加強管理,最大限度地保證蔬菜的正常生產,保證市場供應。二是以春保冬,力爭擴大早春蔬菜2萬畝,統一為種植戶提供優質苗木,縮短上市期。三是制定優惠政策,繼續落實對春季新建設施棚補貼措施,對雪災毀壞恢復及新建設施棚繼續進行建棚補貼,擴大設施蔬菜5000畝。加大地膜和良種補助,擴大早春小拱棚和地膜蔬菜1萬畝。加大良種種苗補貼,實行集中統一育苗,以苗代補,建設5000畝標準化生產基地。縣上還通過廣播、電視等媒體,全天候不間斷滾動播出救災防凍相關知識。
與此同時,武山縣抽調行政、技術干部80多名,深入到受災最嚴重的17個鄉鎮、87個村進行救災工作。大年三十晚上,縣蔬菜局的裴小剛、宋繼紅、馬衛東等技術人員頂著嚴寒,深入蔬菜園區,在大棚里為菜農育苗。高級農藝師王江俊帶著一家人在園區的菜棚中生火爐,給大棚加溫,度過了一個具有特殊意義的春節。灘歌黑池殿村菜農張永新的菜棚中育著100多萬株航天5號辣椒苗,在農技人員的指導下,他每天在菜棚中生爐子、開浴霸,想盡一切辦法升溫保苗,保證了該村500多畝移動棚的春茬生產育苗越冬。
甘谷縣抽調72名干部組成7個工作組深入到7個蔬菜重點鄉鎮、75個村進行現場指導和搶救工作,技術人員深入生產第一線,實施24小時值班制度,逐村逐棚向受災農戶傳授保溫、增光、防病等補救措施,指導農民全力開展生產自救。縣上今年計劃擴大地膜蔬菜5000畝,通過抓好以春補冬,盡快恢復市場供應,增加農民收入。
秦州區緊急動員各方力量,全力做好抗凍救災工作,組織有關部門工作人員、農技人員和種植能手深入田間地頭,開展日光溫室保溫、增溫、災害性天氣田間管理技術的宣傳、培訓和指導,先后組織開展防凍抗災技術培訓班40場次,培訓2800人次,提高了農戶防范低溫凍害的意識和能力;同時,指導受災農戶采取多種措施增溫抗寒,減輕凍害,及時調運和培育苗木進行換茬,引導搶種小白菜、油菜、甘藍、菠菜等生長快、見效快的葉菜類作物,引導農戶加大田間管理力度,松土覆草、施藥防病、提高防凍抗害能力,及時補栽補種,減少損失。
該區千方百計增加蔬菜等農產品市場供給,彌補市場供應短缺。加強農產品市場供求和價格監測,及時發布農產品供求信息,保障“綠色通道”暢通,促進鮮活農產品運銷。組織和動員營銷大戶和定點批發市場,積極組織貨源,搞好產銷銜接,確保市場供應和價格基本穩定。指導農戶根據市場需求和全區農業產業化需要,在保證糧田面積的基礎上,科學調整種植結構,以利于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截至目前,該區已修復、重建受損塑料大棚716座,塑料拱棚420座。
麥積區組織各方力量,精心安排,認真部署,各涉農部門全力以赴,積極有效地開展了救災工作。目前,區上下派的業務技術人員,深入到田間地頭,指導防災抗災,對已絕收的地塊,指導群眾改種其它短期蔬菜品種,彌補損失;對受災較輕的地塊,協助農戶及時補種。積極幫助群眾修復被雪壓垮的蔬菜大棚及倒塌的房屋。農業、林業、水利、民政、交通等部門與相關鄉鎮積極銜接,對受災情況進行全面排查,對冰凍險段實行24小時監測,并及時搶修,對居住在有嚴重災情隱患房屋的群眾及時組織疏散撤離。同時,供銷部門多方組織貨源,積極調進儲備尿素、磷肥等2750噸,保證了農資化肥的有效供應,為災后補種、改種及春耕生產順利進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同時,對生產和生活困難的群眾,送種子,送溫暖,解決了群眾生產和生活上的實際困難與問題。
重建 以春補冬 擴大規模
市農業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要調整結構,擴大早春蔬菜面積,以春補冬。
首先搶農時,早謀劃,想方設法擴大蔬菜種植規模。全市蔬菜生產計劃種植面積80萬畝以上,比上年新增10萬畝,總產量達到180萬噸。一方面抓防災抗災,采取有效措施,盡可能恢復生產能力,減輕災害損失;另一方面面對全國性春季蔬菜供應短缺的形勢,合理安排適銷對路的品種,創造條件,下大功夫,擴大早春蔬菜種植。今年計劃新增早春蔬菜8萬畝。其中大棚1.5萬畝,小拱棚2萬畝,地膜露地菜4.5萬畝。把工作重點放在“兩棚”建設和地膜覆蓋蔬菜上,以春補冬,以春季建設保證全年建設任務。同時,在安排育苗及春季茬口時,擴大速生葉菜類及黃瓜、西葫蘆、萵筍、水蘿卜、小青菜等生育期較短的蔬菜;早安排地塊,早調運種子,竭盡全力擴大地膜早洋芋種植面積,力爭新增2萬畝以上,使全市早洋芋總面積達到11萬畝左右。適宜區擴大大路菜1萬畝。新增麥后和油菜后復種菜1萬畝。調運種子、加快育苗、確保早春用苗。
近期,農業種子部門,先后調進蔬菜速生葉菜、茄果類精細菜種子7250公斤、地膜早洋芋種子1170萬公斤,約占早春蔬菜用量的80%。在此基礎上,各縣區取集中育苗和分散育苗相結合的辦法,抓緊時間開展了育苗工作。在農業高新技術園區的連棟溫室、日光溫室中集中育植茄果類蔬菜;蔬菜種植大戶及有條件的農戶進行分散育苗。全市已育各種蔬菜苗1.1億多株,基本能上滿足春季蔬菜生產用苗,還有一部分正在新育當中。
目前,根據今年的氣候異常變化的特點及蔬菜生產的特殊性,全市繼續開展以抗災救災、提高蔬菜生產水平、提升產品質量水平為主的“千人聯千村,百人聯百市”活動。
據了解,市縣已抽調100多名農業科技人員,深入到全市864個蔬菜重點村,把技術優勢、操作技能和當地的產業發展、菜農需要結合起來。大力發展日光溫室、塑料大棚等設施蔬菜、早春蔬菜,擴大麥后油菜復種地膜菜瓜、架豆王等面積,提高科技貢獻率和產出率。同時,加快新技術新品種的引進推廣,關注蔬菜生產方面新技術、新成果的發展動態,結合實際加大引進、試驗、示素范的力度,提高新技術、新品種的更新換代步伐;認真總結傳統的種植模式和經驗,依靠科技進步推動蔬菜產業健康發展,鼓勵經營大戶,根據本地市場需要,廣泛加強與外地蔬菜終端批發市場的聯系,調運緊缺蔬菜,滿足市場供應。
各縣區在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和檢測檢驗的同時,立足特色產品、優質產品,加大品牌認證認定力度,努力形成以主栽品種品牌為主體,其它品牌為補充,綠色品牌為重點,無公害產地、產品為基礎的品牌體系。靠品牌走市場,靠品牌增效益。鼓勵支持各企事業單位自主認證品牌,對認證發生的費用,市、縣區政府以以獎代補或直接補貼方式予以扶持,年內完成蔬菜產品認證和商標注冊19個。對已認證認定的品牌、產地要嚴格按標準化生產要求,落實措施,加強管理,使用標志,擴大規模。加大對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的宣傳力度,使廣大消費者認可,逐步推行蔬菜標識上市,實現品牌銷售,優質優價,增加產品附加值。加強品牌標志管理與使用,使蔬菜產品適應現代商品形態,做到有分級、有包裝、有標識,贏得市場青睞。
近期氣溫的回暖,讓種植戶臉上有了更多的笑容。記者看到,田間地頭忙碌的人們多起來了,一些受災大棚里又萌發出了新芽;新補栽的油菜、菠菜等速生菜長勢喜人;市場的蔬菜品種日慚增多,部分菜價也慢慢回落;老百姓的菜籃子又豐富起來了。相信隨著春雨的滋潤,我市的蔬菜市場也會勃發出盎然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