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八大工程”建設實現農民持續增收
今年全市農業農村工作重點確定
【本報訊】(記者漆艷實習生王麗艷)記者日前從有關部門獲悉,今年我市農業和農村工作的重點是,以加快農業發展、實現農民持續增收為核心,深入推進“八大工程”建設,全年完成農業增加值39億元,增長7.5%;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947元,增長8%。
一是深入推進“結構調整”工程。在城郊區,大力發展高產出、高質量、高效益及綠色環保的肉、蛋、奶和鮮菜、鮮果等農副產品,大力發展生態農業、觀光農業和休閑農業;在河谷川道區,大力發展精細蔬菜和規模養殖,建設一批專業市場和批發市場;在淺山干旱地區,大力發展林果產業,擴大特色小雜糧、油料作物、中藥材和牧草種植,推廣草田輪作,發展舍飼養殖;在高寒陰濕山區,重點發展畜草、中藥材產業和以核桃為主的干果業,逐步形成以秦州、麥積、武山、甘谷河谷川道區為主的高效蔬菜經濟區,以秦州、麥積、秦安、甘谷、清水為主的林果經濟區,以張家川、清水為主的草食畜牧業經濟區和以秦州、麥積為主的新興農產品加工經濟區。
二是深入推進“科技增糧“工程。加大旱作農業技術的推廣力度,廣泛應用地膜覆蓋技術,擴大間作套種高產高效農田面積,力爭地膜糧食作物面積達到120萬畝,全覆膜雙壟溝播玉米面積達到50萬畝,建立各類作物良種繁殖基地22萬畝,良種覆蓋率達到98%以上。
三是深入推進“產業富民“工程。新建各類標準化畜禽養殖小區70個,發展規模養殖場60個,新增養殖專業村50個、規模養殖戶2500戶、萬頭以上的養殖場達到12個,完成黃牛凍配改良6.5萬頭,推廣瘦肉型良種豬150萬頭、良種雞400萬只、良種羊15萬只,全市畜禽飼養量達到1498萬頭,牧業總產值達到18.2億元;建成果業專業村60個、萬畝鄉鎮20個、千畝以上基地50個,實現果業總產值13億元;新發展蔬菜面積8萬畝,發展專業村20個,總產量達到180萬噸,總產值達到18億元。
四是深入推進“勞務增收”工程。全年培訓勞務人員15.5萬人,勞務輸轉人數達到53萬人,勞務收入達到24億元。
五是深入實施“扶貧開發”工程。今后每年計劃完成1萬絕對貧困人口基本解決溫飽、5.05萬低收入人口穩定解決溫飽的目標任務。
六是深入實施“新農村建設”工程。著力培育特色優勢產業,100個示范村主導產業收入要達到農民人均純收入的85%以上,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增長要達到10%以上。
七是深入推進“項目助推”工程。積極爭取今年國家投資項目100個左右,爭取資金20億元左右,切實抓好農業、林業、水利、畜牧、農業綜合開發、扶貧等方面的106個重點項目的實施建設。
八是深入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工程。今年爭取解決15萬人的農民飲水不安全問題,創建10個梯田建設“十佳鄉鎮”,建成7個梯田化鄉鎮、100個梯田化示范村,興修高標準梯田10萬畝,治理水土流失面積240平方公里,新增有效灌溉面積1萬畝、節水灌溉面積2萬畝,完成1.57萬戶的“一池三改”建設和30萬畝的造林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