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179/BeyondPic/2007-10/24/Img252837483.jpg)
(配圖:天水在線)
一段時間以來,“嫦娥”成為全國人民津津樂道的話題。在托舉“嫦娥”飛天的航天人隊伍中,何建福擔任通信保障工作,這位來自甘肅天水市秦州區的青年科技才俊,用青春和智慧在西昌航天城創造了不俗的業績。他說:作為一名航天科技工作者,能夠參與執行“嫦娥探月”任務是一生最大的榮耀,看到“嫦娥”絢麗飛天是一生最高的獎賞。
2007年12月13日,筆者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的通信機房里見到了何建福,他正對通信設備維護保養。他告訴筆者:“昨天,我們觀看了首次月球探測工程慶功會的現場直播,胡主席的一番話給我們鼓足了勁。湊巧的是,今天是我30歲生日,能在這樣的日子里過生日,我覺得非常有意義。”這個來自甘肅省天水市秦州區的小伙子剛過而立之年,已經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場區通信崗位上工作了整整12年。
在“嫦娥一號”衛星發射任務中,何建福作為單位的技術骨干,承擔了從技術廠房到發射塔架中的主要配線工作。經過他的手為“嫦娥一號”任務安裝的攝像頭就多達93個,由他帶領本單位技術人員,共同安裝的配線端及機柜涉及了整個發射場區的所有技術崗位,經驗收全部合格。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號”衛星發射倒計時2小時,整個發射場區的閉路電視系統突然出現了故障,內部電視頻道里“嫦娥一號”運載火箭的視頻圖像全部消失。何建福和同事們看到這一情況,都嚇出了一身冷汗。因為在發射場區里,來自中央直屬單位、全國部分高校等許多重要領導都要坐在電視機前看發射實況。故障必須在發射前解決!何建福和同事們從通信機房的源頭開始查起,順著信號線一段一段地找。終于,何建福找到了故障的原因。原來,是其中一段線路的放大器壞了。他迅速地換上備份的放大器。電視視頻出現了,但是效果卻非常得差。線路肯定還有問題!何建福他們繼續檢查,發現這段線路老化現象比較嚴重,一些放大器的功能已經下降。于是,他們換下了2個放大器和5個分支器。但是,圖像效果僅僅是稍微好轉一點,視頻質量仍然很差。這時離發射時間很近了,機房里反映實況視頻效果差的電話響個不停。必須找個更好的辦法。更換線路!一個大膽的意見被何建福提了出來。時間來得及嗎?同事們紛紛懷疑。何建福肯定得說:“來得及!”時間在一分一秒地過去。何建福和同事們急忙拉出備份的信號線,火速地拉開,剝線的剝線,接線的接線,終于在發射前3分鐘更換下了老化的線路。當電視里出現清晰的視頻圖像時,何建福他們已經累得坐在了地上。
![](/Files179/BeyondPic/2007-10/24/Img252837919.jpg)
從1995年就工作在發射一線的何建福,一直從事發射場區的通信配線工作。刻苦鉆研、上進求實是這位甘肅男兒與生俱來的特性。配線枯燥、復雜,許多都是重復性的工作,但是何建福沒有一句怨言。十幾年來,他一直快樂地配線。經過他的手配得線足足有一萬多根。
何建福在工作上是個好手,在學習上也毫不遜色。他報考了一所大學的光纖通信專業,并順利取得了大專文憑。經過二十多次衛星發射任務和多項設備改造項目的錘煉,何建福對通信網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制作了通信配線“三圖二表一案”,參與編寫了操作指南、維護規范等多本試驗文書。
在工作上履職盡責的何建福對家人卻有著深深的愧疚。2005年9月,在發射場區合練中忙碌了一天的何建福早早地休息了。凌晨三點鐘,還在熟睡中的何建福被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驚醒了。“你爸得了腦溢血,住進了醫院,你快點回來啊!”電話那頭是母親斷斷續續的哭泣聲。何建福頓時呆住了,他一時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急忙敲開了單位領導的房門。領導連忙安慰他不要著急,還決定準他半個月的事假。天剛亮,何建福就匆匆地從發射場出發,直奔火車站。火車行至一半時,母親打來電話說父親在醫院里病故了。聽到這個消息,何建福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趴在火車的茶桌上哭了起來。
回到家后,何建福看到了喪床上的父親,蒼白的面龐帶著一絲盼望的安詳。母親告訴他,老父親臨終最后一句話是:“讓兒子在西昌航天城好好工作”,而父親臨終前最想做的一件事卻是看一眼一年多沒見面的兒子。聽到母親的話,何建福失聲痛哭,他不停地責備自己沒能盡一個兒子的孝心。
家庭的變故沒有影響到何建福的工作,他比以前更賣力,比以前更用功,因為只有這樣,他才對得起父親,才對得起父親臨終前的那句話。
![](/Files179/BeyondPic/2007-10/24/Img252837695.jpg)
2007年7月,何建福所在的通信系統迎來了大型的設備改造項目。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為了適應“嫦娥一號”任務的要求,對準備發射“嫦娥一號”的3#工位塔進行通信線路改造。七八月的天氣里,西昌的太陽紫外線特別強,在太陽下曬上半天,皮膚就會發紅,有時還要蛻皮。何建福每天都要和同事們一起穿著厚厚的工作服在太陽底下拉電纜。遇上陰雨天,他們還要冒著風雨工作。改造的線路中,有一段是五六十米的地下道,濕熱的空氣里伴著霉爛的味道,二十多公分的深水直沒腳脖,一般人很難堅持。但是,何建福每次都要帶頭鉆地下道,進進出出幾十次。一起拉電纜的同事都是些二十幾歲的小伙子,他們看到何建福干得這么賣力,都勸他休息一會再干。可是,何建福卻說:“我是老大哥,我就應該帶頭干。”兩個月的時間,60多個日子里,何建福穿破了兩身工作服,踩破了三雙運動鞋,順利完成了線路改造工作,還被評為“設備改造”先進個人。
![](/Files179/BeyondPic/2007-10/24/Img25283769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