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陳少娟)日前記者從有關部門了解到,去年以來,我市堅持把科技創新作為促進農業成果轉化、提升農業科技含量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徑,進一步拓展對外技術交流協作,加快農業科技示范園區建設,加大科技創新應用力度,創新科技培訓方式,使我市的農業科技創新步伐明顯加快。
一是進一步拓展對外技術交流協作。在繼續鞏固和加強已建立的技術協作交流關系的基礎上,不斷拓寬新的合作領域。去年伏羲文化節期間,成功舉辦了全國現代農業示范園區經驗交流會、航天育種和全省“一村一品”展覽。
二是進一步加快農業科技示范園區建設。立足天水農業高新技術示范園區,引進試驗新品種、示范推廣新技術、展示農業新成果、輻射帶動農民富裕的科技平臺,航天育種的品牌影響進一步擴大,企業上市工作正在加快步伐。在農業示范園區建設方面繼續進行積極探索,不斷擴大試驗示范范圍與規模,展示新的科技成果。示范園區已被省政府批準升格為省級農業科技示范園區,示范、引導和帶動作用進一步增強。沙培黃瓜、人參果、彩茄等樹體栽培及彩椒盆景、立株栽培等極大豐富了農業觀光內容。特大南瓜栽培成為一大亮點,最大單果重267斤,在蘭洽會、農高會等展銷會上,和選送的航天蔬菜、花卉一樣,受到了與會者的廣泛關注?偼顿Y30991.05萬元、占地1300多畝的園區二期開發建設項目已完成基礎設施工程。在市級農業園區的示范帶動下,各縣區園區建設步伐明顯加快。
三是進一步加大科技創新應用力度。繼續加強良種引進、培育和篩選,積極新辦各類試驗示范點,大力推廣農業新技術、新品種、新機具。全市共引進各類農作物新品種系324個(次);推廣糧食作物地膜覆蓋技術、測土配方施肥、沼氣綜合利用等新技術30多項(次),推廣面積200多萬畝;科技示范基地240多個,示范面積120多萬畝;中國西部航天育種基地已擁有我國神舟飛船、返回式衛星搭載進行太空誘變的航天農作物品種9大類306個品種2300多個育種材料;又有3個辣椒品種通過了省級技術鑒定,均達到國內領先水平;航豇2號、航椒1號新品種選育分別獲得2007年市科技進步一、二等獎,航天蔬菜新品種選育項目得到了國家及省上重大科技專項資金扶持。在甘肅、山西等省建成4個標準化制種基地,生產各類航天蔬菜種子1.2萬斤,制種面積達300畝,推廣面積達30萬畝,帶動農民新增收益1.2億元。市農科所在付廷棟院士的指導下,選育出了全國首個“強冬性”白菜型冬油菜三系雜交種,并通過省科技廳鑒定。
四是進一步創新科技培訓方式。圍繞農業科技入戶工程,依托新型農民科技培訓、陽光工程、綠證培訓等項目,積極聯系培訓基地,拓寬培訓渠道,廣泛開展農民培訓,進一步培訓農村能人、致富帶頭人和懂經營、善管理的新型農民,促進了農民素質的提高和農業技術的推廣。全年完成新型農民培訓6300多人,綠證培訓5000多人,農村勞動力轉移“陽光工程”培訓13500多人,農村實用技術培訓25萬人(次),科技入戶11萬戶,培訓農機操作手4188人(次),提高了農民科技素質和應用先進生產技術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