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2月,我市有線電視數字化整體轉換工作正式拉開了序幕,截至目前,已完成秦州、麥積兩區250個居民小區4萬多戶的整體轉換工作,整體轉換工作發展態勢良好。近日,記者就城市有線電視數字化整體轉換的成本及收費標準等市民關心的熱點問題,采訪了市廣播電視局的相關負責人。
問:今天就部分市民對有線電視數字轉換相關政策了解不透不深和思想中的一些疑惑,想對您進行采訪,希望得到您的支持。答:我十分樂意接受你的采訪。我喜歡開門見山,有什么問題你就問吧。
問:原來的有線模擬電視已有30多套節目,收費標準大家也能承受,為什么又要多花錢搞有線數字電視呢?
答:隨著社會的發展、技術的革新,模擬有線電視技術因自身的特點所限,在頻道資源、抗干擾性、安全性、可控性及信息傳輸、處理、共享等各方面受到極大的限制,已無法滿足科技社會的發展需要,也無法滿足廣大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和資訊信息需求。而有線數字電視是在有線模擬電視基礎上的重大革新,克服了模擬有線電視的缺點和不足,具有傳輸容量大、頻道資源多、體現個性化、實現雙向互動、高清晰、多功能等優勢和特點,是實現互聯網、電信網、廣電網“三網”業務“融合”的必要技術手段,也是實現信息化的途徑。推進有線電視數字化是從中央到地方各級黨委政府的要求,符合中國國情。對我市而言,是實施“文化強市”的戰略,建設“數字天水”的重要舉措。有線數字電視的發展和普及,無論是對國民經濟還是對大眾百姓都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因此國家要求地方各級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盡早完成有線電視數字化整體轉換這項重大工程。
問:我市是經濟欠發達城市,有線電視數字化整體轉換工作能否推遲幾年進行?
答:這是不行的。數字電視的發展是社會信息化,城市現代化,家庭數字化的重要標志,對國民經濟的發展及大眾百姓都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黨的十六大明確提出要推進國家信息化,并把推進廣播電視數字化寫入了國家“十一五”發展規劃,這是黨和政府的要求,也是社會進步的要求。為了推進全國有線電視數字化,我國專門制定了統一的推進時間表。根據我國各地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實際和廣播電視發展的狀況,有線電視數字化工作將按照東部、中部、西部三個區域,分四個階段推進,其中要求2008年年底以前,重點推進東部地區縣級以上城市和中部地區地級以上城市的有線電視數字化進程,力爭中部地區大部分縣級城市、西部地區大部分地級以上城市和有條件的縣級城市的有線電視數字化工作有較大進展。為推進有線電視數字化,省政府在推進時間上明確的要求:“2008年年底前,其他市(州)和少數條件較好的縣(市、區)有線電視基本完成向數字化過渡。2010年年底前,全省大部分縣(市、區)有線電視基本完成向數字化過渡”!短焖腥嗣裾k公室關于印發天水市城市有線電視數字化整體轉換實施方案的通知》中,明確要求在2008年8月底以前完成秦州、麥積兩區城市用戶的轉換工作,2010年底前,分步完成五縣縣城有線電視數字化轉換工作。因此對我市而言,不是能不能推遲幾年的問題,而是如何加快進度,按時完成轉換的問題。
問:有線電視數字化整體轉換中,居民家中的線路沒有改變,只多了一個機頂盒,投資成本為什么會那么大?
答:有線電視數字化整體轉換中,就居民家中有線電視線路來說沒有大的改變,加裝數字機頂盒后就可以收看,但從居民樓棟至前端機房的線路及設備卻有著很大的改變。先不提給每戶免費配送的價值550元/臺的數字機頂盒及智能卡投資,僅有線數字電視前端接收、信號處理及傳輸幾個環節,投資就已很大了。前端接收系統,要由模擬設備全部升級換代為數字專用設備,為適應數字化傳輸及管理,前端機房又要重新搭建起節目平臺、服務平臺、傳輸平臺、監管平臺,全市有線電視線路建設不但有量的增加,還要由電纜線路改造為光纜線路,線路上要增裝光發射機和光接收機,架空線路改造為地埋管道線路等眾多的改造工程,同時眾多的數字電視信息、數字電視節目需要每年支付給節目提供商數額龐大的節目費用,其它如電視網站等方面都存在著新的成本投入。截止今年12月,我市兩區有線電視數字用戶已超過4萬戶,數字機頂盒及智能卡的投資已超過2400萬元,網絡改造、數字平臺建設及其它費用已超過2500萬元。我市有線電視數字化整體轉換共投入資金已近5000萬元。
問:有線電視數字化整體轉換的指導方針和基本原則是什么?
答:國家廣電總局提出的方針是“政府領導,廣電實施,社會參與,群眾認可,整體轉換,市場運作”,簡稱“二十四字”方針。省委、省政府確定的基本原則是“五個統一”,既:統一服務平臺,統一技術標準,統一節目源和分類,統一價格政策,統一工作部署。
問:省內及省外近鄰城市有線數字電視的收費情況是怎么樣的呢?
答:從省外近鄰省區地級市看,每戶每月收費標準大多在25-26元之間。陜西省全省統一每戶每月25元。內蒙包頭市數字電視定價為每個用戶主終端26元/月;呼和浩特數字電視定價為每個用戶主終端26元/月;寧夏銀川市數字電視定價為每個用戶主終端25.5元/月。從省內看,蘭州市數字電視定價為每個用戶主終端25元/月;金昌市申報的數字電視價格為每個用戶主終端24.6元/月;嘉峪關申報的數字電視價格為每個用戶主終端25元/月;酒泉數字電視定價為每個用戶主終端24元/月。盡管全國各地經濟發展不平衡,居民收入水平差距數目較大,但各省市制定的數字電視基本收費標準相差不大,這是因為:在數字電視整體轉換的過程中,搭建一個數字電視平臺、給用戶配發機頂盒和智能卡以及網絡線路建設等工作的投資成本,費用在全國基本上都是一樣的,唯一的差別只是各地人工工資不同。而人工費用在整個數字電視建設總投資中只占到很小的部分,所以定價相差不大。
問:我市已經有了2006年年底制定的21元/月/戶的標準,為什么還要重新定價呢?答:2006年年底的21元/月/戶的價格標準,是省上對蘭州的數字電視轉換價格沒正式出臺前臨時制定的收費標準。從今年已轉換4萬戶數字電視用戶的實際、結合整體轉換工作情況,據市權威部門測算,我市數字電視運營成本每月每戶在24元以上,現執行的每月每戶21元的臨時收費標準明顯偏低。已經處于虧損狀態。今年5月,省上對蘭州市的數字電視價格政策正式出臺,結合我市實際和成本支出情況,核定我市數字電視運營成本,在低于蘭州市收費標準的前提下,正式制定出適合我市實際的數字電視價格標準,是順理成章的事,是完全符合省政府政策要求的。
問:有線數字電視的高投入主要在那幾個方面呢?
答:有線電視數字化是一項浩大的信息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工作,存在著眾多的投資點。就我市城區有線電視數字化整體轉換工程來說,資金支出的重點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城域網改造,配套建設,數字電視啟動費用。主要有城區地下管道及光纜建設;兩區城網改造;新增建光節點;兩區新增分機房及設備等方面的投入。我市在這方面投資了1200萬元。第二、數字平臺搭建(按80套節目,國產設備)。主要有衛星專用接收機;數字電視調制器;復用器;雙向適配器;用戶管理系統(SMS);加、解擾系統(CA);電子收視指南(EPG)等設備系統,我市在這方面的投資在800萬元左右。第三、前端機房、設備、市至五縣干線網建設、分機房及設備投入、前端機房裝修及配套;數據接入、交換、傳輸等方面的投入。我市在這方面的投資總額是4000萬元。第四、數字機頂盒及智能卡投入。我們采取給用戶免費配置機頂盒和智能卡的方式進行轉換,以我市兩區城區有8萬戶有線電視用戶計算,按目前機頂盒出廠價450元、智能卡80元計算,完成兩區城區有線電視數字化整體轉換僅購置數字機頂盒及智能卡就要投資4300多萬元。第五、數字電視節目、信息費用。每年要付給節目、數據信息等提供商300多萬元。以上投資總計將超過一億元。問:我市有線電視已開通十幾年了,理應有了積累吧?答:有線電視事業是公益性社會事業,多年來一直堅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保本微利”的發展原則。有線電視的收費標準和收費項目是嚴格按照政府的規定執行,受政府嚴格的監督和控制,也受廣大人民群眾的監督。所獲得的微利全部用于事業建設和發展中去。同時,我市至今仍執行99年由市物價局制定的每月每戶10元的有線模擬電視收費標準,近十年一直沒有調整,是目前全國此項目收費變動周期最長、價格最低的。這個價格標準,是根據當時有線電視發展的資金投入規模、原材料價格以及經營成本核算制定的。近十年的發展中,各種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有線電視建設各種成本大幅增加,導致經營單位入不敷出,近幾年由于貸款投資集中且數額大,已連續出現虧損,根本談不上有什么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