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組團赴平涼慶陽寶雞考察學習系列報道之二
平涼旅游初顯品牌效應
8月11日至13日,由市委副書記宋敬國,市委常委、副市長柴金祥,市委常委、秦州區委書記張健帶隊,各縣區黨政主要領導、市直有關部門主要負責人參加的考察團,對平涼市進行了考察學習。
平涼位于西安、蘭州、銀川三大省會城市幾何中心,是古“絲綢之路”北線東端之重鎮,素有“隴上旱碼頭”之稱。312國道橫穿全境,寶中鐵路縱貫南北,初步形成了以國道、省道為主干,縣鄉道路為支線的公路網絡。
近年來,平涼市利用自身的優勢,堅持求實攻堅抓突破,全市經濟步入了總量擴張、結構優化、質量效益同步提升的新階段,城鄉面貌和基礎設施條件不斷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各項社會事業協調發展。2006年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25.6億元,較上年增長12.1%;大口徑財政收入達到13.23億元,增長11.5%;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940元,增長6.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7850元,增長10%,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達到65.9億元,增長35.7%。特別是圍繞煤電、草畜、果菜、旅游四大產業開發,做大做強了能源煤化工、綠色畜牧、優質果品、人文生態旅游四大基地,培育形成了“平涼煤電”、“平涼金果”、“平涼紅牛”、“平涼旅游”四大特色品牌。
我市考察團一行參觀學習了包括農業產業化、新農村建設、畜牧業、工業等項目,與當地有關人員進行了交流。尤其是平涼市旅游業的迅猛發展,給考察團成員觸動很大。打旅游品牌這張牌,是平涼市旅游業快速發展的動力所在。平涼市旅游資源和我市一樣較為豐富,市內100多處人文、自然景觀遍布7縣區。近年來,平涼市把旅游產業作為4大主導產業之一大力培育。堅持保護與利用并重,合理開發旅游資源,以打造旅游精品和旅游目的地為目標,以實施崆峒山二期國債項目、建設崆峒大道等項目為重點,全面加強景區景點建設,注重挖掘文化內涵,不斷改善旅游基礎條件。去年,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道教名山——崆峒山,進入國家首批5A級旅游景區,旅游收入首次突破4億元,達4.07億元,同比增長30.4%,旅游接待人數和經濟收入居全省第4位。(本報記者 武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