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身與奧運同行——“麥積山杯”
全國農民武術大賽暨中國·天水伏羲武術
大會實施方案
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培養新型農民,構建和諧社會,迎接2008年北京奧運會,掀起全民健身活動新高潮,打造甘肅體育品牌賽事,建設甘肅絲綢之路體育健身長廊,弘揚中華武術,挖掘整理并繼承發展以天水伏羲文化為底蘊的民間傳統武術精華。全民健身與奧運同行—— “麥積山杯” 全國農民武術大賽暨中國·天水伏羲武術大會經國家體育總局批準,定于2007年6月在天水舉行。這是甘肅省首次與國家體育總局共同主辦的全國高規格、高水平的武術賽事,是國家體育總局在全國開展的全民健身與奧運同行20個精品賽事之一,這次賽事的舉辦,對宣傳甘肅、宣傳天水,對甘肅及天水的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的發展是一個有力的促進。為認真做好各項籌備和承辦工作,確保賽會順利舉行,結合實際,特制訂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承辦全民健身與奧運同行——“麥積山杯”全國農民武術大賽暨中國·天水伏羲武術大會的指導思想是:
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和黨的十六屆五中、六中全會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體育改革發展方向,充分發揮各級黨政組織的領導作用,廣泛動員社會各界,弘揚“無私奉獻、艱苦奮斗、團結協作、爭創一流”的精神,遵循“團結、和諧、文明、富裕”的宗旨,力求挖掘繼承、發展博大精深的伏羲武術,建立甘肅“絲綢之路”體育健身長廊,創建國際品牌賽會,推動武術事業的發展,使這次賽會開得“隆重、熱烈、高效、節儉、圓滿”,為努力開創全省體育事業新局面做出積極貢獻。
二、時間、地點及主、承辦單位
(一)時間、地點
2007年6月17日——21日在甘肅省天水市舉行
(二)主辦、承辦單位
主辦:國家體育總局、甘肅省人民政府
承辦:國家體育總局武術管理中心、中國農民體協、甘肅省體育局、甘肅省農牧廳、天水市人民政府
協辦:中華伏羲文化研究會、天水師范學院
三、活動內容及規模
(一)全國農民武術大賽活動
1、比賽時間:2007年6月17日報到,6月19—21日比賽
2、比賽地點:天水市體育中心訓練館、天水師院訓練館、南坑體育場
3、參加單位: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各行業體協約60多支代表隊,1500多名運動員、教練員、隨隊工作人員和大賽選調的裁判員參加。比賽設拳術、器械、對練和集體項目(競賽規程由國家體育總局武術管理中心制定下發)。
(二)中國·天水伏羲武術大會傳統武術表演
1、時間:2007年6月21日下午14:00
2、地點:天水市龍城廣場
3、在參賽隊員中邀請100名運動員參加表演,切磋交流武藝。
(三)伏羲文化與傳統武術論壇
1、主辦單位
國家體育總局中華武術研究院、中華伏羲文化研究會、甘肅省體育局、甘肅省社會科學研究院、天水市人民政府、天水市師范學院
2、時間、地點
2007年6月20日——22日在甘肅省天水市凱悅大酒店舉行,論壇時間為3天。
3、參加范圍
全國部分體育院校(所)的著名學者和專家,全國伏羲文化研究會的專家、學者及入選論文的作者共約60人。
四、“麥積山杯”全國農民武術大賽暨中國·天水伏羲武術大會組委會名單
名譽主任:
劉 鵬 國家體育總局局長、黨組書記
陸 浩 中共甘肅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
顧 問:
李志堅 國際武術聯合會名譽主席、中國奧委會副主席
徐守盛 中共甘肅省委副書記、甘肅省省長
主 任:
胡家燕 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
于再清 國際武術聯合會主席、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
馮建身 中共甘肅省委常委、甘肅省副省長
執行主任:
馮建中 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
陸武成 甘肅省副省長
常務副主任:
郝 遠 甘肅省省長助理
盛志國 國家體育總局群體司司長
王筱麟 國際武術聯合會秘書長、中國武術協會主席、國家體育總局武術運動管理中心主任
田鴻章 甘肅省體育局局長
武文斌 甘肅省農牧廳廳長
趙 春 中共天水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
張廣智 中共天水市委副書記、天水市市長
副 主 任:
續 川 國家體育總局群體司副司長
劉國永 國家體育總局群體司副司長
王福來 中國農民體協秘書長
何青龍 中國武術協會副主席、國家體育總局武術管理中心黨委書記、副主任
王玉龍 中國武術協會副主席、國家體育總局武術管理中心副主任、國家武術研究院副院長
陳國榮 中國武術協會副主席、國家體育總局武術管理中心副主任
孫公平 甘肅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
張瑞民 中共甘肅省委宣傳部副部長
石生泰 甘肅省體育局副局長
衛儒牛 甘肅省農牧廳副廳長、省農民體協秘書長
王泉清 甘肅省發改委副主任
吳仰東 甘肅省財政廳副廳長
孫 偉 甘肅省廣播電影電視局局長
武來銀 甘肅省廣播電視總臺臺長
李寶堂 甘肅日報社社長
范 鵬 甘肅省社會科學院院長
馬湘賢 中共天水市委副書記、市紀委書記
孫周秦 中共天水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
柴金祥 中共天水市委常委、天水市副市長
張 健 中共天水市委常委、秦州區委書記
郭奇若 天水市副市長
杜松奇 天水師范學院黨委書記
楊新科 天水師范學院院長
秘 書 長:
柴金祥(兼)
常務副秘書長:
郭奇若(兼)
副秘書長:
彭鴻嘉 天水市市長助理
賀鳳翔 國家體育總局群體司綜合處處長
李小杰 國家體育總局武術管理中心社會部主任
楊傳浩 甘肅省體育局群體處處長
祝 林 甘肅省體育局競賽中心主任
高亞萍 甘肅省體育總會常務副秘書長
馬曉云 甘肅省農民體協副秘書長
雷天錄 天水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
陳明達 天水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
汝 林 天水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接待處處長
崔玉軍 中共天水市委辦公室副主任
楊彥東 中共天水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外宣辦主任
張廷綱 天水市農業局局長
史俊清 天水市衛生局局長
呂淙江 天水市公安局副局長
于國祥 天水市體育局局長
毛如君 天水市教育局副局長
成 員:
萬 杰 中共天水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廣播電視局局長
張智明 中共天水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天水日報社總編、社長
竇正安 天水市交通局局長
白曉玲 天水市財政局局長
李 淳 天水市教育局局長
蘇定武 天水市文化文物出版局局長
王亞東 天水市旅游局局長
周 偉 天水市秦州區區長
張克強 天水市麥積區區長
郭 衛 天水師院體育學院院長
史居平 天水市公安局副局長、秦州分局局長
馬銀生 天水師范學校校長
呂勝琪 天水市農業局副局長
張玉宏 天水市供電公司總經理
孟安全 天水火車站站長
籌備工作指揮部
總 指 揮:
馬湘賢 中共天水市委副書記、市紀委書記
副總指揮:
柴金祥 中共天水市委常委、天水市副市長
郭奇若 天水市副市長
彭鴻嘉 天水市市長助理
指 揮:
陳明達 天水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
崔玉軍 中共天水市委辦公室副主任
于國祥 天水市體育局局長
籌備工作指揮部在“麥積山杯”全國農民武術大賽暨中國·天水伏羲武術大會籌備工作期間,負責籌備工作的總協調、總指揮。
組委會下設綜合秘書部、宣傳部、競賽部、大型活動部、論壇部、安全保衛部、醫療衛生部、接待交通部、籌資財務部等九個辦事機構。
辦事機構及工作職責
(一)綜合秘書部
部 長:
陳明達 天水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
副部長:
崔玉軍 中共天水市委辦公室副主任
高志誠 天水市農業辦公室副主任
種王興 天水市體育局辦公室主任
工作職責:
1、統一協調各部的工作。
2、起草各類會議文件、開閉幕式領導講話稿。
3、及時下發有關文件、通知,召集各類會議。
4、協調宣傳部搞好各賽場內外的會標、宣傳條幅、標語、圖版等布置工作。
5、協調有關工作部設置大會各賽場、會場的音響器材,做好主席臺的布置,督促落實燈光、電源、衛生等會場服務工作。
(二)宣傳部
部 長:
楊彥東 中共天水市委宣傳部副部長
副部長:
李德榮 天水市精神文明辦公室副主任
胡亞東 天水市體育局副局長
郭黎平 天水市廣播電視局副局長
漆保東 天水日報社副總編
楊清明 天水電視臺副臺長
張 宏 天水市伏羲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
李桂臣 中共天水市委外宣辦副主任
何忠蘭 中共秦州區委常委、宣傳部長
臧志軍 中共麥積區委常委、宣傳部長
工作職責:
1、市內新聞宣傳。《天水日報》、《天水晚報》、天水廣播電視臺等市級新聞媒體要認真制定各自宣傳方案,組織骨干力量全力投入賽會前期及比賽期間宣傳報道工作。對天水市體育事業發展等情況進行全面系統報道,通過開設欄目和專版、專題等多種形式宣傳,營造比賽的輿論氛圍,增強全市人民關心、支持辦好賽會的意識。
2、對外新聞宣傳。在中央電視臺體育頻道、《中國體育報》、《甘肅日報》、《甘肅經濟日報》、甘肅電視臺等中央和省級媒體開展系列宣傳,通過專題新聞、標題廣告等多種形式宣傳這次賽會的比賽情況,進一步擴大和提高甘肅及天水的對外影響力和知名度。
3、網絡宣傳。通過“新華網”、“人民網”甘肅網站、“飛天新聞網”、“天水市人民政府網”、“天水在線”、“天水廣播電視臺”等網站及時發布比賽進展情況。
4、場地宣傳。在運動員下榻的賓館、飯店懸掛橫幅、豎幅;在比賽場地懸掛橫幅、條幅,搭建充氣彩門,插彩色旗;在濱河西路從南大橋橋頭到師院路段懸掛橫幅、彩旗,為比賽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5、冠名宣傳。為支持這次比賽,體現全社會參與的積極性,對比賽的獎杯進行冠名,在各比賽場地所懸掛的橫幅、條幅、彩門和比賽所需用品、食品、飲料、服裝等均可以企、事業單位的名稱或品牌進行冠名,以擴大企、事業單位的知名度影響力。
6、新聞發布會。為擴大賽會的影響,爭取社會各界的支持,5月份在蘭州和北京分別舉行新聞發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