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羲皇故里”再現絲路輝煌
天水市委書記趙春做客西部商報《黨員會客廳》
![](/Files151/BeyondPic/2007-4/25/200704251013044286.jpg)
圖為天水市市委書記趙春
本報記者 劉東亮 為您報道 在省第十一次黨代會召開之際,天水市委書記趙春昨日走進本報《黨員會客廳》,通過打造國家級交通樞紐、振興裝備制造業和建設國家級優秀旅游城市等話題,暢談發展中的美麗天水。
寶天高速公路打開甘肅東大門
記者:寶天高速公路是國務院確定的2005年西部地區新開工的十大工程之一,也是天水市歷史上工程最宏偉、投資最大的項目。目前工程進展情況怎樣?會給天水帶來什么樣的發展機遇?
趙春:寶雞至天水高速公路甘肅段是國家規劃的“兩縱兩橫”公路主干線連云港至霍爾果斯國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甘肅省連接東南沿海地區的重要東出口,全長約91.114公里,于2005年8月31日正式開工建設,總投資達66.963億元,建設總工期為4年,2009年9月全部建成并投入運營。寶天高速天水市區過境段、天定高速公路的立項建設,使天水市成為國家級交通樞紐,成為甘肅省和西北地區極其重要的交通要地,而天水也將再現“絲綢之路”的輝煌。
裝備制造業具備較強競爭力
記者:去年下半年,國務院關于加快振興裝備制造業若干意見的出臺,為甘肅裝備制造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作為有先天優勢的天水市有什么安排?
趙春:作為國家老工業基地的天水市,裝備制造業在全省占有較大的比重。近年來,天水市裝備制造企業抓住機遇,深化改革,在技術進步和科技創新上,也取得了非凡的業績。星火機床、鍛壓機床、風動工具、華天微電子等一批強勢發展企業已經形成,并以規模發展的速度成為天水市裝備制造業的排頭兵。星火、風動、鍛壓、213、長開、華天、電傳所、航修、電纜廠、海林廠等一些企業,其主導產品和一些科研創新產品,已在國內整個行業乃至國際市場上具備了較強的市場競爭力,一些裝備制造產品已經實現了關鍵領域的重大突破。預計到“十一五”末,全市裝備制造業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30%,達到30億元;銷售收入年均增長33.3%,達到80億元。
使天水成為伏羲文化大觀園
記者:天水市以“羲皇故里”著稱,在打造歷史文化名城、創建最佳旅游城市上有什么思路?
趙春:伏羲是中華各民族共同崇仰的人文始祖,而天水是伏羲的誕生地和伏羲文化的發祥地。天水市以伏羲文化為龍頭,加快帶動旅游業發展,2005年,祭祀大典升格為由甘肅省政府主辦。2006年,太昊伏羲祭典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此外,天水伏羲廟、卦臺山等地還可申報世界文化遺產,與此相關的一些重要文化形式可申報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目前,天水伏羲城的建設已初具規模,在此基礎上,借伏羲文化打造天水旅游大市大品牌的條件和時機已經成熟,我們將開辟各種文化園,開發旅游項目、產品等,使其真正成為海內外華人的伏羲文化大觀園。另外,和敦煌莫高窟、云岡石窟、龍門石窟并稱為中國“四大石窟”的麥積山石窟,因其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而被稱為“東方雕塑陳列館”。天水市委、市政府有信心將美麗的天水宣傳出去,讓國內外的游客共同分享它的文化和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