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州打工仔蘭州喜得三胞胎 早產嬰兒數萬元醫療護理費難煞家人
本報記者 郭德峰 成雄
3月31日下午,在蘭州打工的秦州區汪川鎮農民張建兵的妻子劉愛蓮在甘肅省人民醫院順利生下了三胞胎,看到3個男嬰的出生,張建兵夫妻喜極而泣。然而接下來嚴酷的現實又讓他們措手不及。由于三胞胎兄弟早產一個月,最重的也只有1.5公斤,最輕的才1.2公斤,因此哥兒仨不得不在醫院接受監護治療,護理費用每天要2000元左右。這對一個在蘭州東部市場蹬三輪車,月收入只有五六百元的打工仔來說簡直是天文數字。4月11日,張建兵的父親張八生來到本報,向我們訴說了他們一家在蘭州的尷尬。
張八生告訴記者,他們一家八口,由于收入來源不多,平常生活本就很拮據,今年32歲的張建兵自從學校畢業后,一直到蘭州打工,已經好幾年了,主要工作就是常年在東部市場蹬三輪,每個月能賺五六百元。今年剛過完年,兒子把一直在家務農的兒媳劉愛蓮接到了蘭州。3月31日中午,離預產期還有一個月的兒媳突然感覺肚子疼痛,兒子建兵湊了1000余元現金把妻子送往甘肅省人民醫院。當日下午,劉愛蓮在醫院順利產下嬰兒,令他們家意想不到的竟是三胞胎。一下子就添了3個兒子,全家人都歡喜的不得了。
然而,由于嬰兒早產,體重嚴重不足,一生下來后就被立即送到高危新生兒室嚴加看護。而隨后醫生對三兄弟進行的檢查中,發現大兒子心肺功能發育不健全,需要上呼吸機。老二和老三也因為不足月需要在保溫箱內度過差不多一個月的看護期,而每天的護理費用需2000元左右。臨時湊齊的千元現金很快被花光,全家人一下子從喜得三子的興奮陷入了無錢的現實困境。張八生說,聽醫生講要確保孩子的健康,必須要在醫院呆上一個月左右,一個月最少要花費幾萬元,這對于一個來自農村的打工者來說,無疑是一個天文數字。
張八生還說,為了節省費用,兒媳產后在醫院只呆了三天就出院了,現在在蘭州郊區段家灘的一個出租房內休養。他悲傷地說,都是沒錢害的,要不哪能剛出生就讓他們母子分離。張八生說,有捐款單位要求把兒媳接到醫院休養,但兒媳死活不肯,她要節約每一分錢用于還在監護室里的三個兒子的治療。可憐天下父母心,在母親的心里,她自己的生命永排在了兒女之后。
幸運的是,秦州打工仔在蘭州喜得三胞胎,生活陷入困境的事經有關媒體報道后,省城蘭州有關單位和富有同情心的市民紛紛伸出了援助之手,目前已收到捐款3萬多元,使早產三兄弟得以繼續治療。然而要三兄弟順利出院,至少還需要5到6萬元的費用,為了讓襁褓中的孫子能夠健康的活著,已經60歲的張八生仍然奔波在籌錢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