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環保部門認為,該啤酒廠在環保問題上與政府對峙十年,重要原因就是違法成本低
天水市是甘肅省自然環境最好的地方之一,被譽為甘肅的小江南。但是記者日前在天水采訪時卻發現,奔馬啤酒廠正在污染著當地的環境,甚至已經威脅到了天水的水源地。
水里有酒糟
用這水澆菜菜長得快
4月的天水,與人們常見的大西北的荒涼景色截然不同,到處綠意盎然。農民們正在忙著澆莊稼。沿著農民們澆地的水渠望去,記者發現,他們澆地的水都是從馬路對面的天水奔馬啤酒廠排出來的。這是一家世界知名品牌嘉士伯的合資企業。整條水渠沿線都可以聞到一股啤酒的味道。記者問一農民:“用這水澆地怎樣?”他說:“水里有酒糟,菜長得快 ! 這些水都是沒有經過任何處理的廢水。但是菜地邊上的標志牌卻顯示,這是一片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更為嚴重的是,這里還是天水市的一級水源保護地,天水市的一座自來水廠就建在這片水源地里,離該啤酒廠的排污明渠的距離也就是一百多米。
違法成本低
啤酒廠十年不建污水處理廠
對于啤酒廠排出的污水,當地農民形容說,人喝了啤酒都能長胖,莊稼澆了這樣的水,蒜苗都能長得像大拇指一樣粗。而環保部門說,啤酒廠的廢水雖然不會對人體造成直接損害,但它會造成水富氧化,使水發黑發臭,這對水源地來說是絕對不允許的。環保部門雖然多次對奔馬啤酒廠進行處罰,但是罰金并不能促使它改正。
天水奔馬啤酒廠的廢水直接排放已經有十多年了。1997年,天水市政府對它下達了限期治理決定,但由于企業幾次改制,一直沒有執行。2003年,市政府再次發文要求啤酒廠建污水處理站,但依舊沒有動靜。2005年,啤酒廠被列為省級掛牌督辦企業,并作出停產治理的決定,但在2006年6月的最后期限之后,污水處理廠依舊無蹤影。記者本月5日到企業采訪時,終于看到了正在建設的污水處理廠,但企業依舊在停產令下正常生產,污水也照常在流。當地環保部門認為,奔馬啤酒廠在環保問題上與政府對峙十年,重要原因就是違法成本低。
甘肅天水奔馬啤酒有限公司董事會秘書成輝介紹說,正在建設的污水處理廠設計處理能力是2500噸,現在已經投入了390萬元。以后也還需要不小的運行成本。
![](/Files148/BeyondPic/2007-4/9/101356_image001.jpg)
專家觀點
產業轉移還是污染轉移?
對于天水奔馬啤酒廠對當地水源地的威脅,專家指出,這只是目前威脅我國西部環境的一個縮影。包括跨國企業、東部沿海發達地區的企業,由于環保的壓力,不少都在向西部遷移,在創造就業和經濟發展的同時,也把污染帶給了西部地區。
在采訪中,天水市環保部門介紹說,2005年天水市就曾經發生過一起上百人鉛中毒事件,起因就是一家從江西遷來的企業排放的廢水,污染了環境。北京
公眾與環境研究中心專門做了一張中國環保電子地圖,從地圖上我們可以發現,黃河、長江等重要河流的上游都有不少污染企業,很多都是從沿海發達地區甚至國外遷移過去的。
專家指出,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美國、日本等國家的嚴重污染行業,相繼落戶我國的珠三角和長三角地區。一些沿海經濟發達地區的污染企業也開始了向經濟不發達地區的轉移。近年來,江蘇、浙江、廣東等省的高污染企業紛紛到安徽、四川、貴州、甘肅等西部地區落戶。不少西部地區也把降低環保要求,當作了招商引資的優惠條件之一。對此,國家環保總局曾經下發過緊急通知,禁止向西部地區轉移污染。 (央視《經濟信息聯播》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