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明天更美好
——記鐵道部勞動模范、火車頭獎章獲得者、天水電纜廠廠長 宮本忠
![](/Files134/2007012310422040614.jpg)
圖為天水電纜廠廠長 宮本忠 配圖:天水在線
□周平 常誠
天水鐵路電纜工廠作為國內生產鐵路信號電纜的專業化企業,近年來有著驕人的成績。從1995年到2005年,該廠工業總產值和銷售收入分別以年均16.6%和14.5%的速度遞增,達到了4.33億元和3.04億元;該廠有多項新產品獲得國家和省市表彰獎勵;該廠被國家科技部認定為“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被評為“2004年度甘肅省工業100強和最具競爭力企業”以及“甘肅省信息產業20強”;該廠為職工建設了11棟新住宅樓,職工人均住房面積由1995年的不足8平方米增加到2006年的21.79平方米;到2005年,該廠職工人均年收入達到25000元,比1995年增長397.26%;2006年該廠在全市率先為1337戶職工家庭免費接通了天然氣。該廠發展取得的顯著成績,是全廠職工艱苦創業努力奮斗的結果,更得益于有一位勤奮敬業無私奉獻、深受職工信賴的好當家人——廠長宮本忠。
電纜廠是1969年建設的老廠,市場變革初期,由于該廠設備陳舊、產品品種單一、組織機構臃腫、機關人員龐大等因素,給企業生產經營帶來諸多困難。1994年該廠經歷了前所未有的四個第一次:第一次春荒,第一次虧損,第一次推遲發工資,第一次給職工放假60天。這給企業和職工隊伍造成了巨大的沖擊,電纜廠何去何從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Files135/2007012412232928438.jpg)
1995年1月,45歲的宮本忠挑起了電纜廠廠長兼黨委副書記的重任,他帶領全廠職工開始了艱難的二次創業。上任伊始,宮本忠和該廠領導一班人認真研究對策,客觀全面地分析企業面臨的困難,采取了三大舉措,打開局面。一是迅速調整銷售策略,擴大市場份額,提出“盯住新線,抓緊地方,穩定信號,提高通信和電纜占有率”的全新銷售決策,在工廠各級領導的緊密配合下,奔蘭新、下京九、戰南昆,從當年7月份至年底,該廠月訂貨合同都在1000萬元以上。二是加快技術進步和產品結構的調整步伐,開發成功了軌道數字信號電纜、大截面電力電纜、阻燃電線等一大批新產品。三是狠抓管理,降低消耗。通過三項舉措的實施,至1995年底,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首次過億元。
與此同時,宮本忠領導全廠干部職工統一思想認識,開始了更為深入扎實的改革創新。該廠相繼出臺了機關調整方案、工人考核辦法、富余職工減員分流辦法等一系列文件,積極穩妥地推進了勞動、人事、工資三項制度的改革和減負增效工作,陸續將原32個科室縮減到目前的13個科室,干部減少110人,全廠分流人員達640人,占總人數的39.8%。同時推行了競聘上崗制,克服了機構臃腫、人浮于事的弊端,使該廠很快在1996年減虧,1997年成功扭虧為盈,效益連年遞增。
10多年來,宮本忠始終把開發新產品和技術裝備改造作為企業發展的頭等大事,針對鐵路信號技術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及綜合化的發展趨勢,該廠不斷投入巨資開發新產品。同時,該廠先后投入5500萬元,先后從加拿大、瑞士、德國、法國等國家引進先進的生產設備和檢測儀器。建立了現代化的計算機信息管理工程系統(CCCE),實現了企業跨越式的發展。該廠2001年研發的鐵路數字信號電纜獲國家重點新產品,當年就實現訂貨4500萬元。2003年研發成功的鐵路內屏蔽數字信號電纜當年就形成產值2099.6萬元。2004年完成鐵路內屏蔽數字信號電纜1748公里,產值6589.96萬元。2005年完成鐵路內屏蔽數字信號電纜5423.252公里,產值2.42億元。目前這種新型的鐵路內屏蔽數字信號電纜已被鐵道部確定為ZPW—2000A信號系統的配套產品推廣使用。同時,該廠還自籌獎金300多萬元,在短短的三個月內建成了一條國內最先進的皮泡皮——串列生產線,使生產能力達到年產各種電纜2萬公里的水平,適應了鐵路建設發展的需要,也為企業帶來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從19歲進廠到現在的38個春秋,宮本忠經歷了太多的艱辛和付出,也收獲了成功的喜悅。他先后兩次被授予鐵道部勞動模范和火車頭獎章獲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