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求新的經濟增長點 促進天水區域農業發展
天水市葡萄酒產業發展規劃確定
記者從昨天下午召開的天水市葡萄酒產業發展規劃匯報會上獲悉,我市將大力發展葡萄酒產業,預計在10年內建成8萬—10萬畝釀酒葡萄栽培基地,達到年葡萄酒生產能力6萬—8萬噸。
參加匯報會的有市領導趙春、張廣智、張國華、白志家、魏來全,市長助理彭鴻嘉以及秦州、麥積兩區相關領導和全市有關部門負責人;專家有全國政協委員、經濟工作委員會副主任洪紱曾,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教授黃衛東、戰吉成。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Files/RoUpFiles/6784537965.jpg)
下曲萬畝山地無公害葡萄生產基地(配圖:天水在線)
天水市葡萄酒產業規劃建成脫毒苗木母本園,實現苗木無毒化,建設釀酒葡萄品種和栽培示范園,經過10年的栽培與釀造實踐,篩選并確定釀酒葡萄品種體系,釀酒葡萄栽培基地達到8萬—10萬畝,釀酒葡萄栽培實現原料基地化、基地良種化、良種區域化;引進和建設葡萄發酵站、酒廠、酒莊8—10處,年加工能力6萬—10萬噸;將建設年產苗木200萬株的葡萄良種脫毒苗木繁育基地1處,2000畝的品種比較示范園1個,2萬噸以上規模酒廠或發酵站3個,1萬噸規模酒廠1個,3000噸以上規模酒廠2個,年產500噸以下規模的特色葡萄酒莊2—3處。基地建設將采取農戶自主、企業+合作社+農戶、反租倒包和企業自有基地的模式,以麥積區三陽川為核心,在中灘、石佛、渭南、新陽等鄉鎮建成8萬畝釀酒葡萄種植基地,在花牛、社棠、甘泉等鄉鎮建成2萬畝釀酒葡萄種植基地,在峽口建設2000畝的品種比較示范園1個。最終建成適宜天水地理環境的特色葡萄品種基地,釀造出具有本地風格,不同風味的葡萄酒,培育叫得響的品牌,提升市場競爭力,從而打開國際國內市場,實現區域經濟發展與國內外市場接軌,真正達到農民增收和財政增效。
市規劃局、農業局等相關部門及麥積區分管領導就規劃內容提出了具體問題,并進行了討論。
市委常委、副市長張國華在匯報會上強調,一要細化規劃的修改,特別是分年度的實施計劃;二要考慮有重點地突破,要加強企業的帶動性和示范園區的建設;三要作好決策,政府及相關部門要有機遇意識和長遠發展意識。
匯報會結束時,市委副書記、市長張廣智充分肯定了規劃,希望葡萄酒產業成為我市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
![圖文:敦煌葡萄熟了果農笑了(2)](/Files87/BeyondPic/2006-9/2/U397P1T1D10897397F21DT20060901215925.jpg)
葡萄熟了 果農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