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對擬表彰的天水市第二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獲獎成果進行公示的公告
天水市第二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評獎工作已基本結束。本次評獎經過初評、學科復評、評委會終評,共評出一等獎5項,二等獎11項,三等獎20項,優秀獎17項,現將擬獲獎名單予以公示,接受社會各界和廣大社科工作者的監督。如對公示成果有異議,請以電話、面談或署名信件的形式反映。
公示時間:2007年1月12日—2007年1月22日
受理部門:天水市社科評獎辦公室(市社科聯)
聯系電話:0938—6825571
通信地址:天水市秦州區環城中路6號
郵 編:741000
天水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評獎辦公室
二00七年一月十日
天水市第二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獲獎名單
一等獎(5項)
生存哲學之“人的生存”系列研究(系列論文) 作者:吳衛東 天水市志(編著) 作者:劉瑪莉
唐代的任俠風氣與文學創作(系列論文) 作者:汪聚應
清代前期銅錢制度研究(系列論文) 作者:王德泰
現代大學制度——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時代回應(專著) 作者:張俊宗
二等獎(11項)
以儒釋道的思想精華教育改造罪犯(論文) 作者:王鈺
天水放馬灘木板地圖研究(專著) 作者:雍繼春
絢麗的地下藝術寶庫(普及讀物) 作者:南寶生
新形勢下我國稅收制度改革系列研究(系列論文) 作者:王宏波等
隴右文化:中國地域文化之奇葩(論文) 作者:于志遠
杜甫隴右詩綜合研究(系列論文) 作者:聶大受等
甘肅省下崗職工心理健康狀況——對再就業的影響及應對策略(研究報告) 作者:崔亞軍等
中美建交前臺海問題研究(系列論文) 作者:張萬余
中國現代文學批評家研究(專著) 作者:李志孝
伏羲文化概論(專著) 作者:李建成
審美精神與欣賞向度(系列論文) 作者:趙保林
三等獎
從居延漢簡看我國古代文書檔案工作(論文)作者:臧耀成
天水古樹——文化特征與生物學保護(專著) 作者:劉紅巖
20世紀早中期甘肅石窟的考察與研究綜述(論文)作者:魏文斌
貧困地區如何利用現代教育技術促進農村基礎教育發展(論文) 作者:伏金祥等
清水史話(編著) 作者:清水檔案局
秦安縣志(編著) 作者:秦安縣志辦公室
心理健康教育(教材) 作者:王換成
關于城市肥源利用問題的思考——兼論循環經濟和可持續發展問題(論文) 作者:仙松濤
西方悲劇性結局的理論形態(論文) 作者:葉毓
新會計制度下的納稅核算(編著) 作者:關云峰等
健全黨政領導矛盾糾紛排查調處責任制應把握三個環節(論文) 作者:李泰祥
天水建市二十年(編著) 作者:韓伍子等
天水城鄉發展的差距與統籌發展的對策(論文)作者:趙具安
天水軟科學 (編著) 作者:趙琰彥等
強化審計監督構建和諧社會(論文) 作者:高愛民
中國共產黨在天水(論文) 作者:白登懿
鄉鎮職能轉變的定位和方向(論文) 作者:劉慶元
黨的先進性建設學習讀本(編著) 作者:蒲曉光
高舉“華夏文明起源”大旗 打造西部旅游經濟特色——關于加快西部旅游產業發展的片見(論文) 作者:孫志軍
我國男子遠度跳躍運動員專項素質評價模型與標準研究(系列論文) 作者:張亞平
優秀獎(17項)
鄧小平對世界和平事業的歷史貢獻(論文) 作者:謝增壽
如何當好新時期新形勢下的縣委副書記(論文) 作者:王錦江
深入研究共產黨執政的規律(論文) 作者:李新一
立足天水實際構建和諧社會(論文) 作者:董世玉
加強執政能力建設對中國共產黨的特殊意義(論文)作者:胡炳成
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統一戰線理論脈絡的把握(論文) 作者:田彩芬
當前影響農村穩定因素剖析(論文) 作者:馬治軍
名欄建設:地方高等院校打造特色學報的機遇與選擇(論文) 作者:艾小剛等
張家川史話(編著) 作者:黃月云等
鄉村情結:現當代文學中的集體無意識(論文)作者:張瑋等
鄧寶珊將軍在榆林(普及讀物) 作者:張天元
隴右詩選注(編著) 作者:馬銀生等
“少陵棄官之秦”探因(論文) 作者:安志宏等
引導私營企業主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的建設者(論文)作者:伏春蘭
順應改革潮流尋求發展途徑(論文) 作者:蒲朝暉
欠發達地區金融業發展問題研究(論文) 作者:蔣潤祥
深化對市情的認識確保區域糧食安全(論文) 作者:馬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