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年是天水道路運輸業大調整、大發展時期。全市累計完成客運量6035萬人次、客運周轉量261900萬人、貨運量6235萬噸、貨運周轉量403750萬噸公里,年均增長分別達到9%、10%、5%、6%。運輸經濟產值保持8.6%的增長速度。2005年底達到5.50億元,增加值2.73億元。運輸行業為社會提供新增就業崗位4050個,全行業從業人員達到1.8萬人。目前,全市有營運客車1109輛,出租車1771輛,公交車229輛,貨車4184輛。轄區班線客車中,中級客車比重達到3.6%;貨運車輛中,特種載貨汽車比重達到0.8%,重型載貨汽車比重達到3%。進一步提升完善了8條縣際快客班線,快速客運班線覆蓋78%的縣(區),快速貨運24小時送達。鄉鎮通班車率達到100%,行政村通班車率達到92%。
五年來,道路市場綜合治理取得顯著成績。年均審驗和信譽考核道路客貨運輸服務企業186家、維修企業106家、汽車客運站20家,技術等級評定班線客車1100輛,檢測審驗車輛5173輛,審驗《道路運輸證》、從業資格證18347本。運輸服務水平明顯提高。連續舉辦運政執法人員培訓班15期,培訓運政人員751人次,舉辦從業人員培訓班138期,培訓從業人員13474人,培訓乘務員86人,教練員92人,累計發放上崗證13170本。組織了全市教練員技能競賽,選派3名優秀選手參加了全省技能大賽,取得良好成績。通過多種方式的培訓學習,道路運輸從業人員業務、政治素質不斷提高。
運輸站點建設步伐加快 信息化建設成效顯著
開展了以客運站場為中心的道路運輸網絡建設和物流園區規劃,全面推廣“村村通”農村客運站建設工程。深化以資本運營為主的站場投資體制改革,推進站運分離,采用項目法人招投標、資本入股、站場經營權轉讓、特許經營等方式,積極拓寬站場籌融資渠道;加快站場資產運營,按照“投改股、撥改借”原則,提高站場資金使用效益。五年間建設大中客貨運輸站場項目8個,7個項目已通過驗收投入使用,清水紅堡汽車站已開工建設。
2005年,天水鄉鎮汽車站建設項目16項,計劃總投資640萬元,占地160畝,建筑面積6400平方米。信息中心(站)建設項目5項,建成了市處、甘谷所、長路公司的一處一所一企業信息中心(站)示范工程,張家川信息站建設已進入驗收階段,其它縣所信息化工程已開工建設。兩個辦工局域網聯網投入使用,簡化了辦事程序,縮短了辦理時間,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方便了廣大經營業戶。
管理水平不斷提高 市場秩序進一步好轉
積極開展市場清理整頓。在客運市場整頓中,以建立公平、有序、競爭的運輸市場秩序為目標,從市場準入、運行、監督、退出機制四個方面入手,重點抓了客運市場的清理和整頓。打破客運線路終身制,實行了出租車八年、客運線路有效期四年制度。調整加強了全市出租車市場整頓小組領導機構,充分發揮整頓規范出租車行業管理聯席會議協調作用,切實減輕經營者負擔。針對燃油價格上漲給出租車行業帶來的沖擊,召開出租車調價聽證會,將原起步公里3km調為2km,更換了出租車計價器,對1107輛從事“公路出租”和3輛從事“城市出租”的出租車更換了《道路運輸證》,制作發放了“繳費登記卡”,對810輛出租車安裝了服務質量監督卡,配發了統一規格的座套,清理超類別線路25條,整合超類別經營車輛76輛。嚴肅查處出租車無證經營、異地經營,不按規定收費等違規經營行為。進一步嚴格車輛總量控制,改過去的“減一增一”為“廢一增一”,完成了1178輛到期報廢出租車的清理公告工作。
嚴厲打擊客運班線車輛不進站作業、沿街攬客、宰客、倒客、甩客等違規行為。清理整頓跨轄區經營車輛,糾正運輸企業間私自開通班線,擾亂市場秩序的行為。開展了轄區內超類別線路、企業之間協議線路、空頭線路、發生重大安全責任事故的線路、發生運輸服務質量投訴的線路及過期線路繼續經營的“六類線路”清理工作。對全市超類別經營的客運車輛及班線進行了整合。加強汽車客運站管理,對20家客運站的站級星級進行了考核。
貨運市場整頓中,以整頓貨運代理、貨運配載、危貨運輸和超載超限車輛為重點,每年對液化氣企業的22輛運輸車輛進行全面審查審驗。
結構調整步伐加快 運輸產業不斷升級
完成國有運輸企業產權多元化改制、民營企業股份制改造、個體戶公司化整合。運力結構調整中,以班線車、出租車服務質量招投標為主要手段,對818輛出租車營運權進行了拍賣,對轄區91條客運線路332輛班線車進行了服務質量招投標,并對轄區內210條線路、614個班次進行了調研摸底。完成了11條跨區、8條跨省線路的上報和451塊新線路客運牌的換發工作。加快國有運輸企業民營化、民營企業集約化、個體運輸業戶公司化步伐。堅持以產權為紐帶,對今年進入市場的出租車實行“兩權歸企”的新興公司制管理模式。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服務廣大農民群眾為目標,積極探索城鄉一體化經營模式。羲通公交公司購置了6輛宇通牌客車,開通了秦州區花鳥市場至中灘農業高新科技園區的10路城鄉公交旅游線路,更新麥積旅游線公交車12輛。對天嘉運輸集團和羲通公交公司經營范圍和經營結構進行戰略性調整,由羲通公司收購了天嘉集團原來經營的公交旅游車輛和線路,將各縣區運輸企業經營的跨地區長途車輛和線路逐步并入天嘉運輸集團,初步形成了我市長途運輸和城市公交兩大強勢龍頭企業。
隊伍建設常抓不懈 執法水平穩步提高
加快“科技興運、人才強運”進程,從長安大學引進4名專業對口、學有所長的大學本科畢業生,為運政系統注入新鮮血液。建立運管人員培訓制度,不斷提高政治業務素質,組織全系統33名科級以上干部參加了省運管局組織的行政執法人員培訓,對全市121名運政人員舉辦了為期7天的行政執法及交通指揮手勢培訓,培訓合格率97.4 %,對系統內46名辦公室主任和通訊員進行了培訓;對全系統156名運政干部進行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運輸條例》、《行政許可法》及專業知識培訓,并進行了閉卷考試。對全處中青年干部進行了計算機知識培訓。對全市40多名財務票據管理人員、稽查骨干、車站站長進行了業務培訓;對全市150名運政人員進行了換裝;審驗省政府頒發的行政執法證件139本;統一換裝后,運政隊伍著裝整齊,紀律嚴明,管理規范,言行文明,依法行政,文明執法,樹立了良好的窗口行業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