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鄰居王大媽和往常一樣,在晚飯前拿了1元錢去巷口買饅頭,但不同的是,以前1元錢可以買4個的饅頭,今天卻只能買3個了。探問究竟,原來是面粉漲價了。面對這突如其來而又讓每個市民切身感受得到的面粉漲價,王大媽和許多人一樣,不禁要問:我國的糧食生產連年豐收,面價為何還要漲呢?
帶著這個問題,記者日前在市內相關單位、攤點、門店進行了走訪。在糧油經銷店,記者了解到,這次面粉漲價的漲幅,以50斤袋裝面粉為例,分別上漲了1元錢至10元錢不等。漲幅最大的當屬外省市的面粉,如陜西的熊毅武面粉,最高漲了10元錢,而本地面粉漲幅相對較小,市一糧庫的面粉每袋上漲1元錢;恒順面粉每袋上漲3元錢左右。
伴隨著面粉價格的上漲,面食產品的價格也開始上調,記者在市內幾處小吃攤點了解到,手工大餅價格已由原先的1元錢一個漲至1.2元,水煎包也由每個0.4元漲至0.5元,就連荷包蛋也在此次漲價之列,由0.8元一個漲至1元一個。據攤主們講,他們也不想漲價,漲價肯定影響自己的生意,但面粉漲價了,他們不漲幾乎無利可圖。當記者問他們可否知道面粉為何漲價時,他們表示,可能是國家公務員要漲工資,生活水平又提高了的緣故吧!
與經銷商和個體戶的說法不同,面粉生產廠家對這次面粉的漲價進行了理性的分析。天水恒順面粉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現在全國的糧食價格都普遍上漲,原材料的上漲使得面粉漲價成了市場經濟規律下的必然趨勢。比如恒順公司,現在從外地購進的糧食每斤近0.90元,比原先漲了近0.20元,面粉不漲價就要虧本了。
市糧食局副局長王思義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這次面粉漲價來得迅猛,可以說是全國性的,歸根結底是原材料漲價,至于糧食漲價的原因,民間流傳的一種說法是公務員要漲工資所致,但這無科學依據,他表示,現在糧食市場已經市場化,糧食價格的漲與跌,只要符合市場規律,都無可厚非,但如果是人為哄抬、炒作,進而影響到社會的穩定,政府必將采取相應措施進行調控。
而業內人士分析,導致面粉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是,今年全球小麥主產國除我國明顯增產外,其他國家普遍減產,國際小麥價格走勢必將導致國內小麥價格上漲;受國內保護農民利益政策的影響,今年小麥的收購價高于市場預期,尤其是入冬以來的糧價走高屬恢復性上漲,這也在客觀上保護了農民利益,大家應理智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