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第一座獻血屋亮相秦州
2006年12月6日,我市首座也是我省第一座街頭采血屋亮相秦州街頭,為古城天水新添現代文明的全新載體。
隨著我市社會經濟發展和精神文明建設的深入開展,我市廣大市民的社會責任感和公德意識普遍增強,扶危濟困的傳統美德進一步得到弘揚,作為新生事物的無償獻血活動被越來越多的群眾所接受和參與,他們用實際行動很好的闡釋了這種美德。
近年來,隨著無償獻血知識的宣傳普及,無償獻血在救助危重病人的重要意義已被大家普遍認同,工人、干部、學生、士兵等社會各階層積極加入到獻血行列,以實際行動為社會和諧健康發展盡力。無償獻血由1999年的年17人發展到2006年的兩萬多人,人數的快速增長很好的說明了我市獻血工作從陌生、認識到參與的變化過程,也從一方面說明了無償獻血已變成相當一部分人的自覺行動。
但是,在事業發展的同時也不斷出現新的問題。隨著街頭獻血人數的增加,市中心血站現在使用的街頭流動采血車由于空間狹小,炎夏和嚴冬等天氣時采血環境也不能滿足工作要求,已不能為廣大獻血公民提供更加便捷的采血服務,許多獻血者多有抱怨,這一現象引起了市上有關領導和政協委員的關注。全市兩會期間有市政協委員提案,建議市政府切實解決這一實際問題,為無償獻血這一公益性活動創造了更加寬松的條件。市政府對提案極為重視,2006年7月專門召開全市無償獻血工作會議,認真研究部署落實。設立街頭獻血屋就是其中的重要內容之一。“我們要以實際行動,肯定、鼓勵和支持廣大群眾無償獻血這一高尚文明的愛心奉獻活動!街頭獻血屋造好后我和杜松奇副書記要親自協調安裝。”這是郭奇若副市長在全市無償獻血工作調研時,為表達對獻血者的感謝所做出的承諾。
今天我們高興的看到,在市區兩級政府的支持協調下,首座街頭獻血屋已在市中心廣場一側隆重登場,隨后,第二座將于近期在麥積區步行街出現。屆時,我市廣大獻血市民將享受到更加安全、舒適、溫馨的采血服務。(甘肅省天水市中心血站 王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