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生難忘的一個中秋節”
--許嘉璐副委員長開幕致辭流露真情
![](/Files97/2006100616223331819.jpg)
“今天是中國傳統的中秋佳節,是中國人大團圓的日子。以往每年‘海上生明月’之時,我心里總會不由自主地生起‘遍插茱萸少一人’之感,這‘少一人’便是我們臺灣的親朋故友!
10月6日上午,在第四屆海峽兩岸中華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研討會的開幕式上,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許嘉璐在致辭時真情流露,吐露心聲,令在場領導和來自兩岸三地的學者專家及嘉賓為之動容。
![](/Files97/2006100615312054988.jpg)
許嘉璐說,去年的中秋,正值訪問南太平洋諸國途中,當晚皓月當空,清輝滿乾坤。坐在飛機上,我想的不是家人,不是出門在外的兒女,而是臺灣的朋友此時怎樣?他們今夕賞月的心情是圓,是缺?而就在時隔一年的今天,我們和臺灣的學者、專家、新老朋友相聚在羲皇故里天水,同過2006年的中秋,這是我此生最難忘的一個中秋節!我相信在座的兩岸三地的朋友們一定和我有一樣的感觸,這里,我要向各位朋友真誠地說一聲:中秋好!
同時,許嘉璐還在致辭中道出了本次研討會在天水舉行的個中緣由。他說,去年,當研討會在咸陽圓滿結束時,許多與會的朋友都建議下屆在福建舉行,同時甘肅省和天水市的領導也找到主辦研討會的葉圣陶研究會,希望下屆的會議放在天水舉行。
許嘉璐說,今年7月,當我因參加伏羲祭祀大典來到天水時,天水人民對伏羲發自內心的崇敬和追思,祭祀大典的空前盛況及天水人民對海峽兩岸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研討會的虔敬之情感動了我;厝ズ笪覍θ~圣陶研究會的同志們說,咸陽固然是秦人昌盛的地方,可是如果沿咸陽再向前一步,便是伏羲故里,是秦人的發祥地,為什么不去那兒看看呢?于是大家一致贊成將本屆研討會的舉辦地定為甘肅天水。在這里,我要向那些祖籍在福建的臺灣朋友們說,對不起,我食言了!今后還有機會到福建探究閩南文化和客家文化。此次來天水,我們能夠祭祀中華民族的共同祖先——伏羲,你們一定會不虛此行的!
![](/Files98/2006100708333898264.jpg)
圖為許嘉璐副委員長參加當天晚上舉行的“天涯共此時”中秋聯誼晚會
![](/Files98/2006100715042716788.jpg)
圖為許嘉璐副委員長在當天晚上舉行的“天涯共此時”中秋聯誼晚會上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