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天水因“天河注水”一個美麗的傳說而得名。藉河,這條曾經孕育了 2600多年古城文明的“母親河”,在歷史上既發揮泄洪排澇作用,又是這座歷史古城的一道風光宜人、風景秀美的景觀。然而,上世紀90年代以來,藉河逐漸變為季節性河流,汛期流量暴漲暴落,非汛期干旱少水,甚至斷流,河道雜草叢生,污水橫流。
為了讓藉河重新煥發出光彩照人的風采,經天水市委、市政府及有關部門多方奔走,反復論證及設計,目前,“藉河風情線”工程已經開工建設。3年后,“天河注水”將不再是傳說。
“藉河風情線”效果圖
A 構思藉河 再造新景
藉河橫穿秦州而過,已有 2600多年的歷史了。歷史上的藉河水量充沛,清水長流,澆灌著兩岸的肥田沃野,滋養著兩岸的人民,見證著秦州的成長和繁榮。然而,隨著城市發展和氣候變化,藉河水量日減,污染日益嚴重。特別是上世紀90年代以來,藉河逐漸變為季節性河流,汛期流量暴漲暴落,非汛期干旱少水,甚至斷流,河道雜草叢生,污水橫流。同時,從防洪方面來看,河堤設防標準低、基礎淺、年久失修,成為城市安全的巨大隱患。
2001年開始,天水市有關部門在提出建設隴上最佳人居環境城市構想的同時,就將治理藉河生態環境、建設“藉河風情線”列入其中。 2003年4月召開的天水市第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趙春市長(現任天水市市委書記)在當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在關于加快基礎設施建設的有關論述中,明確提出了“啟動藉河、渭河風情線建設,徹底改變藉河無水,生態環境惡劣現狀”的設想。
不管是建設大城市也好,建設隴上最佳人居環境城市也好,都離不開一個“水”字。要徹底改變藉河現狀,最關鍵的一點還是“水”。因此,天水市政府組織有關部門,馬不停蹄地考察了成都市府南河環境治理工程、蘭州市黃河風情線工程、長沙湘江兩岸綜合治理工程、咸陽渭河治理工程、寶雞渭河風情線等城市河道治理工程,并借鑒這些城市河道治理的先進經驗,提出了藉河環境治理工程的初步設想。 2003年11月,天水市建設局、市城投公司委托水利部陜西水電勘察設計研究院完成了《秦州區藉河城區段生態環境治理規劃方案》。至此,最初設想的“藉河風情線”工程,后來最終定位為“藉河城區段生態環境治理工程”———藉河新景再造工程。
B 藉河風情線做足水文章
據了解,藉河城區段生態環境治理工程設計理念旨在突出一個“水”字,強化一個“綠”字,體現一個“美”字,其核心是做“水”的文章,體現“水”的文化內涵,增加人與自然的親和力,以達到完善城市功能,豐富城市內涵,提高城市品位,改善城市人居環境和投資環境。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由水利部陜西水電勘察設計研究院完成的《秦州區藉河城區段生態環境治理工程規劃方案》將治理河段化分為蓄水區和生態綠地兩部分。蓄水區總體布置采用清洪分離三槽方案,在清水區形成5個連續的蓄水庫后,水間面積達37萬平方米,蓄水量70萬立方米;河灘生態綠地區通過適當壓縮北堤,加固和改建兩岸河堤,形成東西兩段河堤生態綠地和兩岸堤頂綠化帶相連的生態區域。在生態區建設中,結合天水市人文歷史和城市特色,設計景觀、雕塑、照明、文化墻等,力求突出生態、環保、人文景觀等要素。
C “天河注水”將成現實
被當地人稱之為“民心工程”的藉河城區段生態環境綜合整治工程,是天水市繼城區外環路工程之后一次性投資最大的城建項目,也是涉及面最廣的城市綜合環境治理項目。該工程自去年10月份全面開工以來,受到了天水市民極大的關注,建設者們更是馬不停蹄地加緊施工。該工程的開工建設,標志著天水市的“母親河”———藉河將改變雜草叢生、污水橫流的現狀,再現碧波蕩漾、綠樹掩映的秀麗風光。它的建設,對進一步完善城市功能,豐富城市內涵,提高城市品位,改善城市人居環境和投資環境,提高該市城市綜合競爭力,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相關鏈接
天水市建設局局長趙建強介紹,一期工程在 2005 年10 月底至2007年10月完工,主要完成長4.03公里、投資1.3億元的蓄水區項目建設,2007年年底完成蓄水。
屆時,藉河河道將成為長3公里、寬 128米、蓄水37萬立方米的景觀水面。二期工程在 2007年10月至 2008年10月完成,主要完成藉河蓄水區東西兩岸河堤加固、生態園及綠化景觀帶、雕塑小品、亮化美化等景觀工程建設,投資6000萬元。
藉河城區段生態環境治理工程規模大、投資大,預計總投資3億元,其中工程費 1.4億元,景觀工程4000萬元,土地儲備 1.2億元。為減輕政府財政壓力,整個工程的資金運作擬采用市城投公司貸款、財政配套資金、水利部門申請專項資金、社會集資等方式。
同時為保證藉河工程的順利建設,減輕市財政的負擔,按照經營城市的思路運作該項目,天水市政府已決定將城區藉河兩岸7公里縱深各 100米的城市土地開發權交由市城投公司統一經營,其收益全部用于藉河治理工程建設,預計可收益 8000萬元。
站在藉河岸邊,放眼望去,如今已瘦成一道灣兒的藉河仍然安詳地、靜靜地斜依在河谷里,而它的身旁,藉河城區段生態環境治理工程這項造福秦州上百萬兒女的工程正在轟轟烈烈地進行著。
相信不久的將來,當天水市民再次漫步于柳綠花紅的藉河岸邊時,它將重新煥發出光彩照人的青春風采,到那時水光瀲滟、山色青翠的南國風情也將與天水市民朝夕相伴。
![](/Files87/2006082907225852942.jpg)
藉河城區段(8月28日下午拍攝) 配圖:天水在線(拍攝地點:南大橋,拍攝角度:正東方)
![](/Files87/2006082907225896011.jpg)
藉河城區段(8月28日下午拍攝) 配圖:天水在線(拍攝地點:藉濱大橋,拍攝角度:正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