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嚴重的是當前社會上普遍存在的對民辦學校和職業教育的偏見
韓老師為輟學在家的一名女學生介紹“幼保工程”情況。
本報記者 劉東亮 為您報道 在天水上演了一幕由社會知名人士籌集一百萬資金,免費培養一百名貧困學生,面對設施齊全的教室,不但沒出現踴躍報名的場面,反而要老師上門動員請學生來免費上學的尷尬局面。
起源:資助貧困生 實踐教育理念
據全國勞動模范、省市人大代表、天水市創建學習型城市戰略研究會會長王晉介紹, “百萬·百人”愛心傳遞助學活動是天水市“幼才保護”工程的一個分項目。該活動是捐資100萬,免費為100名農村高、初中貧困畢業生提供上學和就業機會的活動。 這項愛心活動是委托天水計算機專修學院對受資助的學生開展高等職業教育,在學校學習期間提前完成與社會的接軌。活動實施方案中提到“學生接受資助的100萬元,為滾動傳遞發展基金。學生入校后,要與學校簽訂資金使用合同,學生在畢業工作后2~5年時間內,有經濟償還能力后,返還其在學校所消費的全部或部分資助費用,以便再用這些資金資助下一個或更多輟學的農村大齡女童,實現資助基金的滾動傳遞發展”。 王晉先生宣布了兩條具體政策:一條是,學生畢業后,研究會承諾將保證合格學生百分之百就業。第二條是,歸還資金將完全尊重學生自愿,可以指定傳遞給自己的親戚和兄妹。
經過:再招生 仍有一半“愛心”落空
自今年7月份開始招生工作以來,工作人員一直在宣傳此項活動的意義。但兩個月來的招生工作效果仍不顯著。截至8月15日,高中生報名人數只有15人,距離計劃免費招生名額100人還有相當大的差距。而絕大多數的報名者中、高考成績都達不到招生分數線,出現騎虎難下,令人尷尬的局面。人數不夠將大大提高辦學成本,生源質量低將難以體現辦學質量和效果。
原因:六大原因阻礙愛心事業
為什么這樣一件大好事,辦起來卻這樣難?研究會回顧招生路程,總結出這樣幾點原因: 1.一些基層政府部門更關注政府和社會從資金、物質方面的扶貧。 2.一些學校出于自身利益考慮,強行命令高分畢業生參加學校的補習班。 3.有些學校為獲取經濟利益與市內的職業學校和外地民辦學校簽訂了招生協議。 4.一些外地民辦學校長期以來搞虛假廣告,造成極壞影響,致使所有社會力量辦學的誠信度大大下降。 5.農村的許多家長重眼前利益。 6.最嚴重的是當前社會上普遍存在對民辦學校和職業教育的偏見。
鏈接:
2006年天水市重點光彩事業項目
天水市『幼才保護』工程全面啟動
愛心點燃希望,知識改變命運
在全國勞動模范,省市人大代表,天水計算機專修學院院長王晉先生的積極倡導下。天水市委統戰部、市教育局、市慈善總會、市工商業界聯合會、市婦女聯合會、市建設學習型城市發展戰略研究會共同發起的天水市“幼才”保護工程,是我市近幾年較大的光彩項目之一,它既是一項扶助失學青少年成才的智力工程,又是一項惠及百姓的民心工程。該工程依托具有一定資質的辦學機構,免費為因家庭經濟特別困難而無力繼續學習的優秀高、初中畢業生,提供繼續學習深造的機會,使他們通過接受一定年限的學校教育,學習和掌握更多的知識技能和文化,成為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實用型人才。
2006天水市“幼才保護”工程重點項目之一:
百萬 百人
農村貧困生愛心傳遞助學成才活動
天水市“百萬·百人”愛心傳遞助學活動作為天水市“幼才保護”工程的一個分項目,2006年正式啟動。由全國勞動模范,省市人大代表王晉先生率先籌資100萬元人民幣,首批資助100名農村家庭困難的優秀學生,開設“大齡女童班”和“優智青少年班”兩個班級。每班招收50名學生。
“大齡女童班”由農村高中畢業女生組成,學制兩年。根據市場需求和用人單位的要求,學習國家教育部所規定的高等職業教育自學考試全部課程內容。
“優智青少年班”由農村初中畢業生組成,學制三年。第一年學習高中課程,參加全國成人高等教育入學統一考試;后兩年學習國家教育部所規定的成人高等專科職業技術教育全部課程內容。
助學對象:
1、本市農村戶口,年齡16一20歲。
2、取得初中或高中畢業證的學生。
3、家庭困難,無力再提供繼續學習的條件。
對具備下對條件之一的優先錄取:
1、參加高考,成績達到專科分數線以上或參加中考,成績優異的。
2、品學兼優,獲得過縣、區級以上獎勵或學校“三好生”“優秀班干部”“優秀團員”等榮譽稱號的。
3、在英語、音樂、體育、美術等方面有一定特長的。
凡被正式錄取的學生,學雜費全免。住宿費、伙食費原則上自理。(特困優秀生適當給予補貼)。
報名須知:
1、學生及家長可到當地教育部門或直接到天水市創建學習型城市研究會報名或咨詢。
2、報名時須攜帶本人身份證,畢業證,中、高考成績單及本人免冠二寸照片四張。
天水學習型城市研究會地址:天水市秦州區羅峪小區天水計算機專修學院二樓。
聯系電話:0938—8611411 0938—86107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