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與死的較量
——天水市二院搶救“4·10”特大交通事故受傷人員紀實
本報記者張海泳孫海峰
4月10日13時40分許,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在天水市第二人民醫院“120”急救值班室響起,求救電話說:“天公路渭南鎮青寧村附近發生一起重大交通事故,傷亡人員多,需立即派醫護人員現場急救。”人命關天,十萬火急。正在午休的“120”急救中心主任胡運洲,立即安排兩輛救護車和8名醫護人員火速趕往出事地點。憑多年的經驗和異常緊急的求救電話,胡主任意識到可能事故大、傷員多,就迅速與現場求救電話聯系核實,向院領導匯報情況,同時帶另外兩輛救護車直奔出事地點,幫助傷員開始了與死神的搏斗。
緊急出動時間就是生命
險情就是命令。在天水市第二人民醫院,院長蒲朝暉親臨一線坐陣指揮,安排部署相關科室做好傷員到院后的救治準備工作。隨后又召開緊急會議,成立了由他親自擔任組長,副院長曹明祥、雷鵬舉任副組長,相關科室主任和護士長為成員的“4·10”交通事故治療搶救領導小組,開通急救綠色通道,全面展開救治工作。
一次接來12名車禍重傷病員,沒有一位家屬陪護,這對全院的應急急救能力是一次考驗。總務科組織了臨時擔架隊,專門負責抬傷員到相關科室做檢查。血庫立即備血,藥劑科備藥,設備科配備所需特殊設備,12名傷員到院后從分診、住院、急救、檢查、會診、治療,有條不紊地進行。根據傷情及受傷部位,傷員分別住到了骨科、胸外科、神經外科和眼科病房。為了確保3名重傷患者得到及時搶救,醫院又決定由副院長曹明祥、雷鵬舉、醫務科主任王亞平分別負責三位重傷患者的救治,由傷員所在科室主任、護士長、兩名高年資醫師和兩名臨床經驗豐富的護士組成專護小組,嚴密觀察救治,其他9名傷員也各配備了兩名醫師和兩名護士24小時觀察治療。
全力以赴
和死神展開搏斗4月11日上午,副省長羅笑虎趕往市二院專程看望傷員,要求“要不惜一切代價,全力以赴搶救傷員,不能發生任何意外”。為了確保萬無一失,神經外科、胸外科、骨科等三個科室的醫護人員全力以赴,和死神展開了搏斗……
侯某在這次車禍中肋骨、鎖骨、脛腓骨、骨盆等多處骨折、腹部軟組織挫傷、左肺挫傷、左側血氣胸,呼吸困難,失血性休克,生命垂危。專護小組進行24小時專護,為了防止意外發生,護士長陳少娟帶領本科室醫護人員抬著傷員到放射科、CT室、功能科等科室做檢查,并積極聯系配血。經會診確診后,閆引生主任立即為患者進行胸腔閉式引流術。為了保證術后護理,陳少娟把上小學的孩子交給父母照看,她自己每天守候在病房,經常到凌晨一兩點鐘才回家。有一天中午,她沒顧上回家,懂事的女兒把飯送到了病房,傷員家屬深受感動。專護組符洪民自己有心臟病,還堅守在專護崗位精心護理病人;護士林育紅主動承擔了值夜班的任務,連續三個晚上沒合眼,下了夜班還幫助其他護士做治療。傷者全身多處骨折,尤其是骨盆骨折,須靜臥治療。為了避免發生褥瘡,兩名護士每隔2小時都要為傷員進行全身擦洗按摩,親手制做了糜子墊。
骨科主任陳明錄接到通知后,立即帶領本科醫生李明雄、劉豈凡、謝強在大門口抬著擔架等候,通知所有休息的醫生護士在科室待命,并安排床位及一切急救設備。患者被送到醫院后,只要有骨傷的患者直接送放射科先拍片后送科室進行救治。
悉心療治為病人擎起精神支柱
天水市二院骨科、胸外科、神經外科、“120”急救中心、眼科等科室醫護人員,犧牲休息時間精心護理,讓患者在得到有效搶救的同時,心理上也得到很大安慰。胸外科傷員侯某激動地說:“面對這場災難,我幾乎對生還沒抱多大希望,當時全身不能動,靜靜地等待著死神隨時降臨。是天水市二院醫護人員的精心治療和耐心細致的服務讓我鼓足了戰勝病魔的勇氣。”傷員女兒小何說:“每次提到大夫護士們的服務,母親都會情不自禁地流下淚來。我真心感謝他們把親人從死神手中拉回來,讓我們重新團聚。”省緊急救援中心和衛生部組織的專家組先后來醫院會診,專家們認為天水市二院對各位傷員的診斷準確,治療合理。北京天壇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醫師李京生教授說:“天水市二院對病人的治療很細致,診斷準確,治療到位,大夫和護士前期工作做得很好,將病人的病情控制到了最佳程度。”目前,12名傷員的傷情已基本得到了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