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佯在天水市秦州區,目光不時被一株株蒼勁高大的古樹深深吸引。一位天水朋友自豪地稱,挺拔的古樹,是這座城市悠久歷史的見證。
天水市綠化辦副主任李勇介紹說,天水的古樹聞名遐邇,主要分布在渭河及其支流的河谷地區,秦州區和麥積區現存活百年以上古樹268株,分布于南郭寺、玉泉觀、伏羲廟等旅游景點,還有相當一部分散布在街道旁、單位庭院、居民院落的房前屋后。
2001年,天水市名城保護辦公室首次對127棵古樹進行掛牌保護,并且建立了比較完整的檔案資料。去年,市建設局編制的《天水市古樹名木保護規劃》通過市級審定,已呈報省上有關部門。
樹因城而增色,城因樹而厚重。城與樹,樹與人,在天水和諧相處,一圈圈年輪,激起一道道蒼翠的漣漪。
背景資料:古樹名木據省綠化委員會辦公室王曉斌介紹,古樹是指樹齡在百年以上的樹木,其中500年以上的古樹為一級;300至499年的為二級;100至299年之間的為三級。名木是指稀有、名貴的或具有歷史價值和紀念意義的樹木,包括禮品樹、友誼樹等,兩者具有其一,即可稱為古樹名木。古樹名木既是活著的文物,也是活的基因載體。作為自然遺產,研究古樹名木,對了解古代氣候,水文和生態環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