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炬手與護跑手
服裝與火炬燈亮相
北京2008奧林匹克火炬接力景觀設計今天下午在北京奧運新聞中心公布。
設計方案以火炬接力標志、主題口號、核心圖形和色彩為基礎,以鳳紋、祥云為創意來源,與北京奧運會景觀系統協調一致。設計方案視覺效果獨特,明顯區別于往屆奧運會,充分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富于時代特色。
北京2008奧林匹克火炬接力景觀設計主要包括火炬及延展設計、運行車隊和飛機設計、火炬接力服裝設計、火炬接力場地環境設計和城市景觀設計五個部分。
火炬以及延展設計主要包括火炬、火種燈、火炬展示支架、城市慶典圣火盆等。其中,北京奧運會火炬已于2007年4月26日正式對外發布。
北京奧運會火種燈的創意源于古典、華美的中國宮燈,方圓嵌套象征天圓地方,銀色金屬光澤和晶瑩剔透的玻璃形成對比,傳達出奧林匹克圣火所象征的神圣與純潔。
火炬展示支架主要用于展示和支撐火炬,造型設計借鑒了漢唐建筑風格,底部祥云升騰,與火炬遙相呼應。
城市慶典圣火盆設計采用“天圓地方”的理念,以中國青銅器代表作——鼎以及祥云圖案為設計元素。頂部鏤空的56朵祥云象征中國56個民族把祝福帶到五大洲;四柱八面象征北京奧運會歡迎四面八方的賓朋;圣火盆高130厘米,象征北京奧運會火炬接力歷時130天;盆體深29厘米,象征第29屆奧運會;立柱高為112厘米,象征奧林匹克運動從1896年到2008年走過了112年。
北京奧運會火炬接力運行車隊景觀以紅黃兩色為主色調,通過火炬接力標志、核心圖形和主題口號的組合,呈現出熱烈、動感的視覺特征,使傳遞車隊真正成為傳播奧林匹克精神和北京奧運會理念的流動載體。運行車隊由13輛汽車和6輛摩托車組成。除警車和救護車外,針對不同類型的車輛進行了專門的景觀設計。根據北京奧組委和火炬接力贊助商簽訂的協議,在傳遞車隊相關車輛的適當位置,加入了火炬接力組合標志。
火炬接力境外傳遞包機的設計突出了“北京2008奧林匹克火炬接力”和“點燃激情 傳遞夢想”的信息,充分考慮到飛機著陸后的新聞報道與電視轉播的拍攝效果。
北京2008奧林匹克火炬接力服裝分為火炬手服裝、護跑手服裝和工作人員服裝三種。火炬手服裝設計嚴格遵照國際奧委會的相關規定,服裝以白色為主,分夏季和秋季兩款,突出簡潔、神圣和禮儀感;護跑手服裝與火炬手服裝基礎元素基本相同,但在色彩上有明顯區別,以藍色為主。護跑手服裝也分為夏季和秋季兩款;工作人員服裝以藍色為主,在功能上滿足運行需求。
北京奧運會火炬接力運行場地環境景觀分藍色和紅色兩類,力求針對不同的活動需求與場地特征,展示地方特色,簡潔明了地傳達火炬接力熱烈、喜慶的信息和氣氛。
城市景觀主要包括旗幟、樓體巨幅裝飾、橋梁裝飾、戶外廣告等。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境外傳遞城市將根據《北京2008奧林匹克火炬接力景觀技術手冊》及各地實際情況選擇使用。
北京奧組委火炬接力中心于2007年8月啟動形象景觀設計工作。中央美術學院、聯想(北京)有限公司、北京服裝學院分別承擔了景觀開發、火炬及延展設計和火炬接力服裝的設計。為保證火炬接力景觀設計的美觀、合理和科學,滿足火炬接力運行和電視傳播的需求,火炬接力中心邀請國內知名的美術界專家、公關公司傳媒專家、奧林匹克專家、奧林匹克轉播公司、贊助商代表以及奧組委形象景觀專家等進行了廣泛的研討。經過反復推敲,形成最終方案,并得到國際奧委會的高度評價。(黎晗、李威)
曲瑩璞展示火種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