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8月4日電 題:扎實做好民生保障工作——落實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做好下半年經濟工作系列述評之六
新華社記者
習近平總書記7月28日主持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時強調,要扎實做好民生保障工作。要著力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做好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就業工作。
疫情沖擊和經濟下行壓力下,把保障民生置于突出位置、切實兜住兜牢民生底線至關重要。要全面貫徹落實此次會議精神,越是特殊時期,越要聚焦民生關切、注重改善和增進民生福祉,讓人民群眾奔著更好的日子去。
做好生活物資和能源保供穩價
保供穩價關乎國計民生。今年以來,國際能源、糧食價格大幅上漲,全球通脹壓力上升,做好保供穩價更顯意義重大。
今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海南考察時強調要“健全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穩價機制”。此次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要強化糧食安全保障,提升能源資源供應保障能力。
今年以來,我國科學把握政策力度、節奏和重點,確保重要民生商品和基礎能源供應充足、價格平穩。全國多地加大貨源組織力度,加強市場價格監測分析預警,暢通配送通道,確保重要民生商品供應不脫銷、不斷檔。
能源保供增供。抓緊推動實施一批能源項目;提高煤炭儲備能力和水平;建立健全煤炭產量激勵約束政策機制;在確保安全清潔高效利用的前提下有序釋放煤炭優質產能;自今年5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對所有煤炭實施稅率為零的進口暫定稅率。
糧食穩產增產。中央財政下達資金300億元為實際種糧農民發放補貼,投放100萬噸國家鉀肥儲備;提高稻谷、小麥最低收購價水平;大力實施大豆油料擴種行動;進一步壓實“菜籃子”市長負責制。
物流保通保暢。打通大動脈,著力保障交通骨干網絡高效運行;暢通微循環,強化重點區域、行業和企業物流保障;加強對貨運經營者幫扶,確保車輛通行證應發盡發、快申快辦、全國互認。
今年,我國夏糧生產再獲豐收,增產28.7億斤。秋糧面積穩中有增,全年糧食產量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有堅實基礎。全國電煤庫存充足,電力保供基礎進一步夯實。全國高速公路和港口航道保持暢通。
在國際通脹居高不下的背景下,上半年,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1.7%,低于全年3%左右的預期目標。
“當前不確定、不穩定因素仍然較多,但我們有底氣、有信心、有能力保障重要民生商品和基礎能源供應,繼續保持物價運行在合理區間。”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司司長萬勁松說。
著力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
疫情沖擊和經濟下行壓力下,更需把百姓安危冷暖放在心頭,將民生保障工作做實做細做到位,確保各項措施落到實處、見到實效。
黨中央高度重視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問題。各地各部門積極落實落細各項政策,以一系列務實之舉切實保障民生。
黑龍江建成覆蓋全省低收入人口的基礎數據庫,積極為困難群眾提供臨時性生活救助;寧夏深化新識別困難群眾參加城鄉居民醫保實時動態參保機制,力促困難群眾應保盡保;江蘇部署為低保、特困人員發放一次性生活補貼,重點向受疫情影響嚴重和經濟困難地區傾斜;山西簡化對低保對象、特困人員和其他低收入群眾的救助流程,取消外來人員申請臨時救助的戶籍限制……
據統計,民政部會同財政部已經下撥了2022年中央財政困難群眾救助補助資金1546.8億元,比去年增加了70.6億元。
進入7月,多省份上調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2022年,我國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再上調4%,惠及1.3億多退休人員。
進一步織密織牢社會保障安全網。上半年,全國共向620萬失業人員發放失業保險待遇402億元;居民醫保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人均財政補助標準分別再提高30元和5元。
更加注重困難群眾救助幫扶,兜住民生底線。聚焦低保對象、特困人員,在原來發放生活補助基礎上增發生活補貼;為困難群體代繳養老、醫療保險費,防止脫貧戶返貧;及時啟動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聯動機制,發放臨時價格補貼。截至5月底,中央財政困難群眾救助補助資金預算已全部下達。
聚焦百姓“急難愁盼”,增進民生福祉。今年起,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費用可按照每個每月1000元的標準納入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第七批國家組織藥品集采擬中選327個產品,平均降價48%;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覆蓋范圍進一步擴大。
全力以赴穩重點群體就業
就業是民生之本。今年以來,一方面應屆高校畢業生達1076萬人,創歷史新高;一方面受疫情沖擊等因素影響,就業壓力陡然上升。
黨中央、國務院堅持將穩就業擺在突出位置,將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就業作為就業工作的重中之重。各地各部門及時出臺實施減負穩崗擴就業、促進青年就業創業等一系列舉措:
對餐飲、零售等5個特困行業企業及17個其他行業的困難企業實行階段性緩繳社會保險費政策;提高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比例最高至90%,加大力度落實社保、培訓等補貼政策;對高校畢業生實施百萬就業見習崗位募集、城鄉基層崗位募集計劃,促進青年提升職業能力;對農民工深化東西部勞務協作,大力培育勞務品牌,積極拓寬務工渠道……
上半年,僅降費率和緩繳就減收失業保險費715億元。全國共向584萬戶企業發放失業保險穩崗資金331億元。
5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9%,比上月下降0.2個百分點,6月份進一步降至5.5%。上半年,全國城鎮新增就業654萬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59%。6月份,25至59歲成年人失業率為4.5%,降至2021年年度平均水平。
“二季度我國就業形勢總體改善,但是壓力依然存在,必須按照黨中央部署持續抓好穩就業工作,特別是重點群體就業,促進就業形勢持續向好。”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表示。
從7月份開始,人社部啟動實施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服務攻堅行動,集中對未就業畢業生進行就業幫扶。
“未就業畢業生通過小程序登記求職意愿后,人社部門將為他們提供有針對性的職業指導、崗位推介、技能培訓和就業見習崗位。”人社部就業促進司司長張瑩說。
她表示,下一步將持續高頻舉辦百日千萬網絡招聘、大中城市聯合招聘等系列活動,加快推進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做實公共部門崗位招錄工作等,幫助高校畢業生盡快就業。
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各地各部門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扎實做好民生保障工作,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記者齊中熙、樊曦、姜琳、趙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