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月12日電 題:發揚斗爭精神,掌握斗爭策略,練就斗爭本領
新華社記者劉懷丕
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黨史學習教育專題民主生活會,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新的時代條件下,我們要總結運用好黨積累的偉大斗爭經驗,堅持底線思維,增強憂患意識,發揚斗爭精神,掌握斗爭策略,練就斗爭本領,保持越是艱險越向前的大無畏氣概,有效應對前進道路上各種可以預料和難以預料的風險挑戰,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航船劈波斬浪、一往無前。”
敢于斗爭是中國共產黨的鮮明品格。建立中國共產黨、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改革開放、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都是在斗爭中實現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要戰勝前進道路上的各種風險挑戰,就要發揚斗爭精神,迎難而上。
斗爭是一門藝術,不但要敢于斗爭,還要善于斗爭,掌握斗爭策略。在各種重大斗爭中,要堅持增強憂患意識和保持戰略定力相統一、堅持戰略判斷和戰術決斷相統一、堅持斗爭過程和斗爭實效相統一。斗爭還需抓主要矛盾、抓矛盾的主要方面,堅持有理有利有節,合理選擇斗爭方式、把握斗爭火候,在原則問題上寸步不讓,在策略問題上靈活機動。根據斗爭形勢變化,把握時、度、效,及時調整斗爭策略。在斗爭中爭取團結,在斗爭中謀求合作,在斗爭中爭取共贏。
斗爭本領不是與生俱來的,在斗爭中學會斗爭,才能練就斗爭本領。各級黨員領導干部要增強草搖葉響知鹿過、松風一起知虎來、一葉易色而知天下秋的見微知著能力;要掌握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夯實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的思想根基;要有主動投身到各種斗爭中去的沖勁,經受嚴格的思想淬煉、政治歷練、實踐鍛煉,在復雜嚴峻的斗爭中經風雨、見世面、壯筋骨。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亮劍,在矛盾沖突面前敢于迎難而上,在危機困難面前敢于挺身而出,在歪風邪氣面前敢于堅決斗爭。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難者進。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是黨和人民不可戰勝的強大精神力量。無論敵人如何強大、道路如何艱險、挑戰如何嚴峻,都絕不畏懼、絕不退縮,要堅持“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斗爭姿態,拿出“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罷艱險又出發”的頑強意志,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同企圖遲滯甚至阻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的一切勢力斗爭到底,不斷奪取偉大斗爭的新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