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州區融媒體中心1月14日訊(記者 李欣 劉武鋒)進入臘月,榨油坊迎來了一年中最繁忙的時間。四里八鄉的村民,紛紛來油坊榨油,準備年貨。油坊里的年味兒越來越濃。
臘月的集市上,最熱鬧的要數榨油作坊,在汪川鎮汪海江榨油作坊里,機聲轟鳴,處處彌漫著濃濃的菜籽油、胡麻油香。榨油師傅格外忙碌,從查看油籽、干濕度、榨油、過濾等環節,事無巨細,雖然勞累,但內心十分高興。
“要經過四道工序,要看菜籽干凈不干凈,不干凈還要過篩,把里面的細土、柴草全部用機器弄干凈,之后,要看干濕才能加水,拌完水就上機子,上完這個機子,就到那邊的過濾機,過濾出來的就是成品油!闭ビ头焕习逋艉=f。
傳統工序看似簡單,但承載著鄉親們對傳統工藝的堅守與熱愛。前來榨油的村民告訴記者,春節前,他們都會帶著菜籽、胡麻、核桃等來這里榨油,在他們的印象里,每年臘月來油坊榨油,年味就一天比一天濃了。
“油真的榨得好得很,很清,過年了,煎油餅、油熟豬肉,招待親戚!贝箝T鎮彭集村村民劉存才說。
“我今天從麻沿過來到汪川榨油來的,到這里榨油已經六七年了,一年榨油一百五六十斤,這里的油榨得好”徽縣麻沿河鎮麻安村村民米保莉說。
榨油坊的汪師傅告訴記者,每年這個時候,鄉親們就會將曬干的菜籽、胡麻、核桃等送到榨油坊,用最傳統的作坊榨出的油更香,村民更認可。
“我的這個屬于冷榨,對于我們農村來說就是生榨,生榨出來的東西營養價值高,耐存放,這個和古法榨油是一個原理,但是還是靠機子壓,基本一樣,一年四季忙兩次,新菜籽下來七八月,臘月這一個月是最忙的,基本天天就是這么忙的!闭ビ头焕习逋艉=f。
相對于現代化的榨油方法,傳統榨油費時、費力,且出油率低。但汪師傅說,傳統榨油方法,每一個環節都不能少,為的就是榨出更正宗,更純粹的油,守住大家舌尖的鄉愁。
“我爸榨了一輩子,我榨一輩子,他榨的時候比這個機器小,以前的老機子慢,現在的機子比以前的機子快,這樣的機子一天能榨油兩千多斤,現在馬上春節,都要趕著過年,農戶來加工多少,我們給人家榨多少。”榨油坊老板汪海江說。
(新聞來源:秦州區融媒體中心 轉載: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