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州區融媒體中心11月25日訊(記者 龐貴琦 實習記者 李瑞琪)民生居為先,民以居為安。近年來,秦州區立足實際,把生態及地質災害避險搬遷工作作為德政工程、民生工程,配套制定生態及地質災害避險搬遷優惠政策,因地制宜、因戶施策,近三年,全區實施生態及地質災害避險搬遷安置群眾388戶,解決了群眾安居之盼。
記者來到皂郊鎮老灣里新村安置點,走進村民高六六的家里,這套100平方米的房子,擁有三室一廳一廚一衛,今年8月份裝修好之后就搬到了這里。高六六告訴記者,他們原先的老院子在地質災害隱患點,不僅不安全,交通也不方便。通過今年的好政策,他回購了安置點的空置房搬進了新家,實現了安居。
“老院被泥石流沖毀了,干活也不方便,下來住在這,打工干活也方便一點,7路車也能到門口,政府補助10萬元,自己掏16萬多,就是政府的政策好!痹斫兼偫蠟忱锎宕迕窀吡f。
安居才能樂業。生態及地質災害避險搬遷,承載著群眾安居之盼、生活之愿。與高六六不同的是,現搬遷到天水鎮天水村的村民徐愛萍,已經住進了自建的小洋樓,這套167平方米的新房分為上下兩層,寬敞明亮。說起搬遷的好處,她的歡喜溢于言表。
“我們原來在蘇寨村,住的地方有滑坡的風險,不安全,國家的政策好,給我們申請搬下來了,現在的地方交通又方便,房子又蓋得好,很滿意,國家貸款10萬元,補助10萬元!碧焖偺K寨村村民徐愛萍說。
像徐愛萍一樣,今年天水村搬進集中安置點的農戶就有19戶,大部分都已經完成裝修入住,有一部分農戶還在緊張裝修,爭取在春節前完全入住。從天水鎮東風村搬遷到天水村的蘇煥林,目前正在忙著裝修。
“現在我的房在鋪地磚,準備在年前裝修完,春節左右就要搬進去,過個高興年。”天水鎮東風村村民蘇煥林說。
“我們秦州區2022年到2024年落實生態搬遷388戶,其中2022年177戶,現在已經全部搬遷入住,2023年167戶,也已經全部搬遷入住,2024年44戶,截至目前搬遷38戶,剩余6戶正在加緊裝修,確保12月初全部搬遷入住。”秦州區自然資源分局工作人員趙振說。
秦州區在生態及地質災害避險搬遷項目實施中,按照每戶搬遷群眾補助10萬元,貼息貸款10萬元的標準進行補貼,最大限度減輕農戶階段性負擔。在搬遷過程中,農戶可以選擇自建房屋或購買安置點空置房及商品房,多形式滿足群眾需求,幫助群眾實現安居。
“生態及地質災害避險搬遷工作是一項事關人民福祉的民生工程,我們將繼續加大工作力度,確保每一戶群眾能夠順利搬遷,在新的家園幸福生活。”秦州區自然資源分局工作人員趙振說。
(新聞來源:秦州區融媒體中心 轉載: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