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州區融媒體中心8月23日訊(記者 劉武鋒 楊文慧 實習記者戴雨亨)秋糧是全年糧食生產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前期降水充沛、土壤墑情較好,加之病蟲防控等管理措施落實到位,秦州區40.09萬畝秋糧長勢喜人、廣袤的田野上,滿眼蔥蘢、生機勃勃,孕育著新的豐收圖景。
![](/Files262/BeyondPic/2024-8/23/2408231654dde3595527521ed7.jpg)
![](/Files262/BeyondPic/2024-8/23/2408231654e7deb69938cb3f08.jpg)
玉米是秦州區秋糧的主要作物,產量占秋糧的一半以上,今年秦州區共種植玉米作物22.4萬畝。在天水鎮咀頭村、古集村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示范點,600畝大豆套種玉米和800畝單作玉米已陸續進入乳熟期,長勢喜人的大豆和玉米排列有序、高低錯落,呈現出一派豐收在望的喜人景象。
“我把棒子數了一遍,有20行有18行的,長度就是44顆,總體算下來一個棒子就到六兩左右了,經過農業農村局技術人員的指導,我們按時噴藥,按時防治病蟲害,管理非常到位,所以今年的增產是必要的,玉米現在接近成熟再有一個月可能就要采收了。”秦州區萬豐種養殖合作社理事長郝遠新說。
“大豆玉米復合種植是300畝,單種玉米280畝,總共面積是580畝,由于今年雨水也比較好,玉米的整體長勢也比較好。”秦州區興華豐農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李愛軍說。
![](/Files262/BeyondPic/2024-8/23/24082316541252a6fdef321677.jpg)
![](/Files262/BeyondPic/2024-8/23/24082316546d470d2236b0cd1c.jpg)
走進汪川鎮劉斜萬畝糧食示范片帶,放眼望去,3000余畝連片的玉米郁郁蔥蔥、挺拔整齊,翠綠的葉子里包裹著金色的累累碩果。在玉米產量形成的關鍵期,農業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指導農戶做好田間管理,確保玉米穩產、高產。
“在這個點上主要突出了集中連片,集中連片也是一個高效農田的整治點,顯示出了規模效應。預計產量在1200斤左右,從新品種選育,種植的密度上各方面比較科學。下一步,還是讓他們加強田間管理,一噴多促、一噴多防,力爭取得更好的效益。”秦州區農業技術綜合服務中心推廣研究員楊建太說。
![](/Files262/BeyondPic/2024-8/23/24082316549c0b014bea075363.jpg)
秋風起,高粱紅。在牡丹鎮李家門區域2700畝糧食集中種植示范區,雨馨融農業開發中心種植的500畝訂單高粱長勢良好,一束束高粱穗顆粒飽滿,隨風搖曳,在陽光下閃著亮澄澄的光,閃耀著豐收的希望。
“從牡丹鎮總共是流轉了1300畝地,種植了800畝玉米、種植了500畝高粱,玉米長勢挺好的,高粱是和五糧液酒廠簽的訂單。一斤1.8元的收購價格,一畝地大概能產1500斤到1600斤。”秦州區雨馨融農業開發中心基地管理人員王利紅說。
“今年,我們突出了特色農業的推廣與示范,進一步增加種植戶的收入。另外一個是,今年我們在南部的一些鄉鎮,大力發展水果玉米休閑訂單的農業,就是甜玉米、糯玉米。今年通過他們的示范以后市場前景看好、效益也挺好的。”秦州區農業技術綜合服務中心推廣研究員楊建太說。
![](/Files262/BeyondPic/2024-8/23/24082316545df93467c78105f5.jpg)
據了解,今年秦州區播種秋糧總面積約40.09萬畝,其中谷物面積約22.97萬畝,豆類面積約2.14萬畝,薯類面積約14.98萬畝。今年,在秋糧種植模式上,我區打造了一個10萬畝旱作農業示范區,6個萬畝示范片帶,40個千畝糧食示范點。自入春播種以來,種植戶們搶抓生產,不誤農時,在農業技術人員的指導下,積極開展田間管理,全力保障糧食穩產增產。
“今年整體來說我區的氣候也是非常好,入伏以來,可以說田里沒干土,這樣的天氣在我區來說也是少有,再一個我們農技人員的努力,合作社、種植戶的大力配合,總體來說現階段我區40萬畝秋糧長勢喜人。”秦州區農業技術綜合服務中心推廣研究員楊建太說。
(新聞來源:秦州區融媒體中心 轉載: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