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州區融媒體中心3月11日訊(記者 崔磊)3月11日上午,由市委宣傳部,秦州區委、區政府和張家川縣委、縣政府聯合攝制的電影《大秦文公》在蘭州舉行發布活動。省委宣傳部二級巡視員謝青民、天水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文東、省委宣傳部電影處處長楊婧、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胡小云以及電影《大秦文公》總編劇曹銳和電影主創人員代表出席發布活動。
發布活動中,王文東介紹投拍電影及天水文旅發展有關情況,秦州區和張家川縣相關負責人分別介紹了電影在秦州區、張家川縣的拍攝情況及文旅融合發展情況,曹銳和電影主創人員介紹電影拍攝制作有關情況,并回答了記者提問。
王文東說,電影《大秦文公》的創作拍攝,是我市立足文化優勢、挖掘文化資源、打造文化品牌的有益探索,更是我市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文化思想,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有力舉措。王文東對電影的順利拍攝殺青表示祝賀,對為電影創作拍攝辛勤付出的工作人員以及長期以來關心支持天水文化事業發展的各界朋友表示感謝,并邀請他們親臨天水,逛伏羲廟、訪秦家塬,赴一場穿越千年的“文化之旅”;登麥積山、吃麻辣燙,來一次美景美食的“鐘期之遇”。
胡小云說,秦州區作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天水的中心城區,是秦人重要發祥地和古絲綢之路重鎮,該影片的成功拍攝,有助于宣傳推介秦州歷史文化、促進文旅融合發展。希望通過聯合攝制《大秦文公》,更好地挖掘秦州先秦文化的深刻內涵,傳承秦州歷史文化,讓更多人了解和認識先秦文化的歷史價值。
發布活動中,曹銳介紹說,下一步將在我市拍攝歷史題材電影《麥積圣歌》。
據了解,電影《大秦文公》主要講述了春秋初年秦文公贏碩面對內憂外患,勵精圖治、開疆拓土、強國興邦、挺進關中的故事。天水地區是秦文化的重要發祥地,從商末中潏[yù ]西遷西垂到秦文公遷都關中近300年間,14代秦人一直生活于甘肅東部天水一帶,并在這里完成了族體形成、獲封附庸并以秦為號、建立秦國的三部曲。天水境內留存了毛家坪、放馬灘、董家坪、李崖等眾多秦文化遺跡。電影《大秦文公》的全部外景拍攝均取自天水市張家川縣馬鹿林場、有“秦皇牧場”之稱的關山秦家塬和秦州區呂二溝石林等地,具有高度的歷史吻合度。
“很遺憾在這部劇中,我這個角色都是在我們影視城當中拍攝的,沒有機會能夠去到我們美麗的天水,所以我特別的希望有機會到我們美麗的天水去領略我們的風土人情,去品嘗我們的美食,去欣賞我們的美景,同時,我覺得作為演員來說,每拍攝一部戲,每拍攝一個角色,都是去了解一段歷史,了解一個人物在這段歷史當中的故事。我也希望我們可以通過《大秦文公》這部作品,把我們天水的風土人情、歷史以及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傳遞給我們的觀眾朋友。”演員宋禹說。
“我們這部戲大多數的外景是在天水拍攝的,也希望全國的觀眾朋友們能有機會去天水看一看,感受一下秦文化,以及天水的山水和美食,謝謝大家。”演員陶慧敏說。
“我是第一次來天水拍攝,以前只是聽說過,沒有來過,這次來了,讓我感觸頗深,讓我感覺到這座城市真的有著非常悠久的文化歷史,這次拍攝我們時間比較緊張,沒有深入的去參觀,去了解這座城市,等下次有機會,再來天水,去感受一下這座城市。”演員徐箭說。
(新聞來源:秦州區融媒體中心 轉載: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