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州區融媒體中心1月10日訊(記者高世飛)近年來,天水鎮草莓小鎮利用溫室大棚種植技術、草莓脫毒育苗技術,大力發展反季節草莓種植,不僅實現了草莓提前45天上市,也讓種植戶變“冬閑”為“冬忙”,有效帶動了農民增收。
眼下,正是草莓采摘的好時節,一走進天水鎮草莓小鎮大棚,清新的果香撲鼻而來,放眼望去,一顆顆草莓紅艷動人,不少游客手提果籃,在這里享受采摘草莓的樂趣。
“我和我們一起的來草莓小鎮采摘草莓,聽一起的都說這個草莓口感非常好,今天品嘗了一下口感確實不錯,我打算采摘一點,然后介紹親朋好友都來采摘。”市民楊彪說。
草莓園里,工作人員正忙著對草莓進行疏花疏果,家住草莓園附近的村民張菊蒼已經在這里工作3個月了,不僅學到了技術還能夠照顧家庭。
“早上摘草莓,下午疏花疏果,每天都很忙,把草莓管理好,讓它能長成大果子,讓摘草莓的人來有大果子摘。”天水鎮孫陳村村民張菊蒼說。
提前45天上市,讓市民在寒冬就能吃上可口的草莓,這得益于草莓小鎮采摘園引進的溫室大棚種植技術以及草莓脫毒育苗技術。記者在育苗中心的組培室里看到,一排排透明組培容器整齊排列,瓶內的原種苗已初具形狀,而這里的每株草莓苗都要經過標準化、程序化的脫毒培育,每瓶育苗瓶都有屬于自己的“身份證”編號。經過脫毒培育的草莓苗,不僅成活率高,而且花芽分化早,病害少、產量高、品質優。
“目前我們所用的種苗是我們在自己的大棚里選育的優良品種,來進行改良,明年就能用上自己脫毒育種的組培苗。我們自己生產的組培苗,一年大概能生產40萬株,能夠滿足我們自己的需求,也能帶動周邊所有的農戶。”天水坤德農業有限公司技術管理人員孫宏偉說。
據了解,目前,草莓小鎮共有章姬、粉玉、雪兔三個品種,每年生產草莓29萬株,產品遠銷周邊地市,日銷售量達1000斤,日銷售額達4萬元。通過大力發展草莓這一附加值高、效益好的設施農業,讓溫室大棚真正成為了農民致富增收的“聚寶棚”。
“目前為止,我們銷售了1萬斤左右,營業額大概有40多萬元。今年的口感比往年的要好點,主要是咱們通過施有機肥,對土壤進行改良,比往年的口感、品質各方面都有所提升。”天水坤德農業有限公司技術管理人員孫宏偉說。 (編輯:陳每陽 責編:羅祺揚 審核:莫曉燕)
(新聞來源:秦州區融媒體中心 轉載:李俊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