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楫篤行展宏圖 區域發展譜新篇
——2023年秦州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綜述
![](/Files262/BeyondPic/2023-12/29/231229115383461ee3a91078eb.jpg)
秦州區融媒體中心12月29日訊 克難奮進、勇毅前行。2023年,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和諸多風險挑戰,秦州區始終把高質量發展作為新時代的硬道理,深入推進“四強”行動,做實做細“五量”文章,穩中求進、迎難而上,成功躋身全省縣域經濟發展十強縣之列!
全區地區生產總值有望實現266.5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0.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
![](/Files262/BeyondPic/2023-12/29/2312291153dc0bfaa1359b4469.jpg)
優化產業結構 促進轉型升級
——深入推進“強工業”行動。實施工業和信息化重點項目43項,華天集成電路多芯片封裝擴大規模、天光半導體硅外延片等項目建成投產,新增產值4.49億元,全國集成電路封測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掛牌成立。深入開展工業企業“達規入庫”三年行動計劃,納入“小升規”企業培育庫9戶,新增認定省級“專精特新”企業5戶,省級創新型中小企業17戶。聚焦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堅持“一區多園、一主二輔”發展思路,天水關現代工業示范園有序推進,裝配式建筑產業園已成為全市綠色轉型發展新高地,現代產業體系加速構建。
——堅持擴大消費穩增長。緊盯夜間消費、節日消費、餐宿消費等重點,改造提升蘭天城市廣場、華辰大酒店、嘉佰樂景園超市等配套設施,推進蘭天福井街、西關美食街等5條特色街區創建,帶動批零餐住等聚集性、流動性消費快速回升。實施“互聯網+”農產品網上推介,實現農產品網絡銷售5.9億元,同比增長20%,全年電子商務交易額達22.6億元。
——積極推進文旅產業融合發展。花舞南山、博霖云海等項目有序建設,伏羲廟景區停車場和游客服務中心順利推進,平南鎮孫集被評為中國鄉村旅游模范村,玉泉鎮李官灣被評為甘肅省文旅振興鄉村樣板村。全區旅游接待人數1650萬人次,綜合收入65億元。
![](/Files262/BeyondPic/2023-12/29/23122911533d9087ebb5e1a8e4.jpg)
凸顯項目支撐 夯實發展基礎
——堅持項目帶動強引擎。嚴格落實領導包抓機制,全力推動重點項目提速增效。積極爭取中央預算內資金1.4億元、政府債券6.6億元,381個重大項目完成投資207.3億元。天平高速玉泉隧道實現通車,天隴鐵路、曲溪供水工程加快推進,中節能50MW風電、天水5G+智慧物流園、水系連通及水美鄉村建設試點縣等項目進展順利,國家農村綜合性改革試點試驗區、天水四零七康養中心開工建設,江南市場一期、蘭花產業園建成運營,重大項目對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作用不斷顯現,經濟社會發展后勁持續增強。
——大力開展“引大引強引頭部行動”。瞄準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高端裝備制造、集成電路封測等10條招商產業鏈,成立產業鏈招商專班10個、集中攻堅招商專班1個、攻堅督戰專班1個,組建招商小分隊2個,以蘭洽會、西洽會等大型節會為契機,開展“走出去”招商138次,“請進來”洽談249次,引進生物降解環保餐具生產基地、智慧云平臺等項目51個,總投資281.1億元,到位資金106.15億元。
![](/Files262/BeyondPic/2023-12/29/2312291153a971028032624084.jpg)
推進鄉村振興戰略 鞏固拓展脫貧成果
——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優化完善防返貧動態監測幫扶機制,扎實開展“三訪三糾三排除”百日攻堅行動,深化“一鍵報貧”系統應用,緊盯三保障、飲水安全、產業就業等措施落實,常態化開展“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行動,動態消除返貧致貧風險,堅決防止發生規模性返貧。
——實施糧食產能提升行動。堅持穩面積、增單產兩手發力,加大高標準農田建設投入管護力度,打造萬畝糧食示范片帶6個,新建高標準農田4.5萬畝,整治撂荒地1.6萬畝,糧食播種面積和產量穩定在73萬畝23萬噸以上,新增儲備糧5000噸。
——做優特色農業產業。做足“農頭工尾、糧頭食尾、畜頭肉尾”文章,新增設施蔬菜大棚和連棟溫室12萬平方米,提升改造老舊果園2364畝,建成標準化養殖場25家,畜禽總飼養量達到375萬頭(只)。秦州大櫻桃被評為“全國最受市場歡迎果品區域品牌”,秦州區榮獲“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成功入選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創建名單。
——推進鄉村建設示范行動。實施農房抗震改造66戶、新建及維修加固273戶,完成生態地災搬遷167戶,硬化自然村道路57公里,新建改建橋梁3座,產業路46.9公里,堤防18公里,改造戶廁2000座,新建蓄水池15座,更換供水管道121.6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積28.5平方公里,創建省級示范鎮1個、省市區級示范村16個。
![](/Files262/BeyondPic/2023-12/29/23122911530d8df8a4e1f86e96.jpg)
充分釋放發展動能 著力增強內生動力
——深入推進“強科技”行動。實施科技項目85項,認定省級科技創新型企業34家、高新技術企業36家,二一三低壓電器元件車間認定為甘肅省第三批數字化車間,鐵路電纜技術中心獲評省級技術創新平臺。
——扎實推進“優化營商環境攻堅突破年”行動。建立完善《秦州區企業投資建設項目信用承諾制審批事項清單》,企業投資建設項目實行備案秒批秒辦,項目審批辦理事項“一張圖”,實現“數據跑”代替“企業跑”,切實提升項目審批效率。在線審批監管平臺全年申報審批項目200個,總投資208.11億元。
——持續推動“放管服”改革升級增效。區數字政府運營指揮中心投入使用,大數據驅動政務服務“一網通辦”信息化新模式初步建立,推動信息資源整合共享。全區政務1385條服務事項,網上可辦率由95.07%提升至100%,數據資源掛接率100%。12345政務服務平臺下派訴求工單11687件,辦結11590件,辦結率99.17%。新增市場主體3952戶,實現“個轉企”148戶。辦理留抵退稅6.49億元,落實減稅降費2.47億元,新增展期續貸76億元,清欠企業賬款353萬元。
![](/Files262/BeyondPic/2023-12/29/23122911538d3b961a3a35c253.jpg)
提檔城市功能品質 提升民生福祉保障
——“精致城市”建設深度推進。穩步推進西十里、七里墩等17個片區城市更新項目,完成老舊小區改造9個,建成保障性住房1145套,交付“保交樓”房屋4304套。北關羅玉橋建成通車,飛將廣場周邊道路全面完工,天水郡片區、職教園周邊道路加速推進,改造城區主次干道、人行道2.4萬平方米,整修背街小巷8條。大力實施綠化美化提升行動,新增城市綠地1.3萬平方米。總投資29.69億元的海綿城市建設項目加快推進,改造雨污分流管網18.8公里、排洪渠21公里、海綿化社區15個。深入推進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建成便民市場2個、智慧安防小區220個,新增停車泊位3500個,拆除違法建筑4100平方米,城市環境面貌大幅提升。
——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深入貫徹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嚴控低空面源污染,重拳整治建筑揚塵、機動車尾氣、餐飲油煙等突出問題,全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到347天。全面落實河湖長制,按照“分級管理、分類治理、分期推進”的工作思路,羅峪溝綜合治理和7鎮水環境綜合治理工程啟動實施平南、關子等4鎮污水處理站建成運行,治理黑臭水體2條。強化飲用水水源地監督管理力度,完成8處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規范化建設,水質達標率100%。積極創建“無廢城市”,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整縣項目進展順利,治理受污染耕地2000畝。嚴格落實林長制,完成生態造林5.73萬畝,草原生態修復1.26萬畝,綠化村莊32個、道路240公里。加快實施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項目,李子金礦成功創建為省級綠色礦山。
——持續加大社會事業投入。加快發展教育事業,解一小學玉潤分校、玉昇小學建成投用,建二小學南校區、育生中學擴建項目進展順利,解一分校成紀小學、玉泉中學開工建設,新增學位1.1萬個。南山體育場全民健身中心項目加快推進,建成行政村運動廣場15個、智能化健身路徑8條、籠式足球場6個。區婦幼保健院異地遷建項目主體完工,建成鎮級綜合養老服務中心1個、村級幸福互助院2個。
——兜牢基本民生底線。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穩崗位、拓渠道、提技能、強服務,勞務輸轉11.75萬人,新增城鎮就業1.26萬人,城鎮失業率控制在合理區間。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養老保險參保率分別達到97.2%和98.3%。持續做好社會兜底保障,新增農村低保對象907戶2565人、農村特困供養對象74戶74人。發放農村低保、特困救助資金1.31億元,臨時救助2196.3萬元,殘疾人兩項補貼2015.7萬元,價格臨時補貼147.8萬元。
激流勇進,永不止步。站在新的起點上,秦州區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以建設區域中心城市核心區為目標,以爭創西部百強縣為抓手,加快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幸福美好新秦州!(供稿 區委宣傳部 區發改局)
(新聞來源:秦州區融媒體中心 轉載: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