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州區融媒體中心12月14日訊 (記者 崔磊 實習記者 王可心)快遞業一頭連著生產,一頭連著消費,是經濟發展與消費活力的“晴雨表”。11月以來,秦州區快遞業務迎來旺季,高速運轉的快遞網絡,暢通了民生幸福的“微循環”,貫通了經濟發展的“大動脈”,助推消費市場持續升溫。
在羅玉溝郵政快遞分揀中心,工作人員正忙著分揀快遞包裹,隨后搬運、裝車,第一時間發往客戶手中。今年37歲的馬衛軍從事快遞行業多年,他告訴記者,“雙十一”期間,這里迎來業務高峰,他和同事們每天都要處理大量的快遞包裹,相比往年,今年“雙十一”的單人業務量又有大幅增加。
“從每年的情況來看,今年的‘雙十一’期間,是我們最多郵件的時間,平常的郵件量大概是淡季里可能在每天一百七八至二百件,今年‘雙十一’期間我們的貨量增長到了每天三百多四百件,然后其余我們還有好幾個同事,他每天送郵件的話大概是八百多件到一千件。”中國郵政秦州分公司東關直投攬投部攬投員馬衛軍說。
在中國郵政秦州分公司廣場營業點記者看到,營業網點內和營業大廳門口都有水果和農特產品攤點,大廳內張貼了近期郵寄優惠政策,不少市民在這里購買后就近辦理應季水果、特色美食等農特產品的郵寄業務。據網點負責人介紹,該網點日出口郵件量達到300件至400件,營業收入在6千元至7千元之間。
“因為馬上到年跟前了,各種特產,像水果、扣碗子、呱呱面皮這些比較多一些。從數據看,今年我們的業務量比去年同期稍微增長了一些,郵寄的客戶比去年要增長多一些。”中國郵政秦州分公司廣場攬投部門負責人王林軍說。
除了在營業所門口設置臨時交易市場外,中國郵政秦州分公司還在秦州區各類應季特色水果上市交易的黃金期,將收寄點建立在各交易市場、田間村頭,打通快遞進村的“最后一公里”,助力鄉村振興。
“在收寄櫻桃和蘋果期間,我們安排攬投員去果農的園子,或者農戶家中,為他們提供便捷的服務,并且在資費方面也有一些優惠政策,助力他們將果品銷售出去。”中國郵政秦州分公司副總經理王超說。
快遞“小包裹”,映射社會“大經濟”。據統計,今年截至12月12日,中國郵政秦州分公司累計出口郵件量385.2萬件,業務收入3338.27萬元,日均的進口郵件量在兩萬件左右。不斷增長的快遞量展示出消費市場持續向好的態勢。
“從今年來看,我們進出口的業務量同比往年都有一個明顯的提升,像進口的投遞量同比可能要達到30%的增幅以上。從今年的進出口數據來看,從我們企業內部也可以明顯地感覺到今年的快遞市場比往年有一個提升,而且也比較火爆。”中國郵政秦州分公司副總經理王超說。 (編輯:陳每陽 責編:黃 璐 審核:莫曉燕)
(新聞來源:秦州區融媒體中心 轉載:李俊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