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州區融媒體中心12月13日訊(記者 王歧)食醋,是家家戶戶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種調味品,無論是在大超市,還是小商店,隨處都能買得到食醋。秦州區平南鎮王坡村就有這樣一家手工釀醋公司,公司通過傳承多年的工藝,釀出了傳統凍醋,成功走出一條致富路。
走進平南鎮王坡村,這里的文化廣場明朗開闊,穿過木質小牌坊,左手邊是讓村民們引以為傲的“食里香”醋業公司。只見里面一口口棕黑色的大瓷缸并排放著,散發出濃郁的醋香味兒,工人們專注地翻弄著經過嚴格配比、加工的原材料。
“八個槽子、八個缸,一槽可以釀四缸醋,一缸醋是60斤,一槽可以釀240斤醋。”食里香醋業有限公司技術人員王建剛說。
秦州區各鎮以種植小麥、玉米等為主,小麥磨成面粉之后,麥麩就可以用來釀醋。另外,平南鎮平均海拔在1600米,高寒的氣候也是釀造凍醋的有利條件。
“我們的醋是冰醋,也是凍醋。平南鎮比較冷,高寒陰濕,冬天最冷到零下20攝氏度,我們醋的味道吃起來比較可口,是由玉米、麩皮制作成的。”平南鎮王坡村黨支部書記李月勝說。
在平南鎮王坡村,制作自釀醋的“手藝”得到了持續傳承。手工醋釀造工藝程序復雜,耗時耗力,一批醋要經過制曲、蒸煮、攪拌、發酵、淋醋、陳醋、包裝七道工序,大約一個多月才能完成。純手工醋的主要原料有小麥、麩皮、玉米等,經過十幾道人工操作,再加上天然晾曬精心釀造而成,無任何添加劑和防腐劑。
平南鎮王坡村黨支部書記李月勝告訴記者,因為家里的長輩一直做手工釀醋,他從小就對釀醋工藝耳濡目染。小時候看著父親將玉米、麥子等裝入大缸釀醋,慢慢地,就從父親那里繼承了這門手藝,并將它傳承了下來。
“我們的醋是手工醋,用麩皮和玉米兩種經過發酵、手工攪拌釀出來的,用木質鐵鍬和手工攪拌。我們村老一輩的人都會釀醋,這幾年市場上的醋比較多,釀醋手藝大多數人都會慢慢忘記,我想著把釀醋工藝保持住,發揚下去。”平南鎮王坡村黨支部書記李月勝說。
隨著釀醋工藝的改良,市場上原始的傳統凍醋已經越來越少。2016年初,平南鎮王坡村應用四代傳承的制醋工藝組建了醋業公司,所釀凍醋不僅口味醇香,工藝也很考究,冬季三個月產量近10000斤,收入可達10萬元左右。
“我們醋胚子是經過一月的發酵,發酵好了之后就上缸,上缸是三天的釀造,三天過后這個醋就可以食用了。”食里香醋業有限公司生產經理張恒珍說。
“就是冬天把醋制作出來以后,在零下十幾度凍,把冰塊撈出來后,醋就有保質期、也不變味的,口味上可以說是美食醋。”平南鎮王坡村黨支部書記李月勝說。
產業興則鄉村興。隨著“醋”產業的不斷發展壯大,“食里香”醋業為王坡村經濟發展帶來了福音,公司先后吸納周邊群眾近15人穩定就業,同時大量收購周邊地區的玉米、麥麩等,增加了村民的收入,在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上蹚出了一條新路子。
“今年已經在這務工5年了,一個月可以掙到2000塊錢,離得家里近,家里面都可以照顧上,感覺挺滿意的。”平南鎮王坡村村民魏瑞娟說。
“今年,我們爭取到了160萬的財政項目資金,以村集體經濟入股的方式和醋廠進行合作,擴建生產車間,這樣一來,一年四季可以生產凍醋,提高產量和效益,既壯大村集體經濟,而且持續傳承非遺文化。爭取把咱們的醋業打造成咱村上的重要產業,帶動更多的村民增收致富。”平南鎮王坡村村文書邢輔周說。
(新聞來源:秦州區融媒體中心 轉載: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