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州區融媒體中心10月31日訊(記者 高世飛 楊文慧 陳每陽 黨文曦)深秋的秦州,層林盡染,秋意濃厚,美不勝收。近年來,秦州區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全面推進林業增綠增效行動和植樹造林綠化工程。全區綠化規模大幅提升,綠化標準提檔升級,綠化成效十分顯著,描繪出了一幅生動美麗的生態秦州美景。
![](/Files262/BeyondPic/2023-11/3/23103122135098ffcc2b0698bb.jpg)
在皂郊鎮楊家溝村退化林修復點,經過造林工人們的共同努力,曾經荒涼貧瘠的荒坡披上了“新衣”,一排排、一行行整齊的樹木覆蓋了整個山坡,煥發著無限生機。
“今年以來皂郊林業站轄區的皂郊、平南、齊壽三鎮共完成退化林修復1萬畝、人工造林1090畝、行道樹綠化50公里。下一步,我們將加強后續管理,鞏固綠化成果,建設美麗秦州。”秦州區皂郊林業工作站站長白春雷說。
![](/Files262/BeyondPic/2023-11/3/231031221382489a4c70c70eb0.jpg)
“自今年秋季國土綠化工作開展以來,我們皂郊鎮積極組織黨員群眾、公益性崗位人員170余人次,持續對皂華公路、皂郊公園道路兩邊的殘敗花草進行清理。同時,對樹枝進行修整,對樹周圍的土進行疏松。”秦州區皂郊鎮副鎮長王瑞斌說。
在皂華、劉什、天大、太牡公路主干道上,白蠟、塔柏、云杉、櫻花、紅葉李等行道樹排列成行,造林工人們抓緊晴好天氣,正在對行道樹進行補栽。
![](/Files262/BeyondPic/2023-11/3/23103122133bcc1b9307b9ecb4.jpg)
“栽植了好幾天,今年要全部栽植完畢,中午到路面清理雜草,鋤種花的地。”造林工人柴小明說。
“汪川鎮劉什公路,以塔柏為主,打造了一條長達15公里左右的綠化帶。天大公路打造出了喬木樹與針葉樹混交,在節點上配置了紫荊、榆葉梅等花灌木,達到一個四季常青,三季有花的效果。”秦州區天水林業工作站站長劉亞洲說。
“秦嶺林業工作站負責牡丹鎮、楊家寺鎮、秦嶺鎮三鎮,全年綠化行道樹80多公里,秋季補植紅葉李、七葉樹、金葉復葉槭、塔柏共計500余株,荒山造林2000多畝。”秦州區秦嶺林業工作站站長劉明星說。
![](/Files262/BeyondPic/2023-11/3/2310312213ad8ee942fd24158d.jpg)
在我區西城區北山面山綠化工程的作業現場,無人機在工作人員的操作下,將一棵棵苗木騰空吊起,送至山頂的栽植點,再由造林工人進行栽植。據了解,這種無人機精準“空投”植樹在我區屬首次。
“我們一開始栽植苗木的時候,破路很陡,基本是先修路,后供苗子,進度太慢了,經過各方協調調來了兩架無人機,現在進度上去了。原來每天基本上一人能栽植五六十苗,現在每天基本上就到一百苗左右了,進度也上去了。”造林工人楊旺生說。
![](/Files262/BeyondPic/2023-11/3/2310312213297a5fe3ca26ced2.jpg)
“截至目前,已經調運了14萬余株,每天調運人力150余人,由于這兩個區域,坡陡、溝深,調運苗木比較困難。首次利用無人機調運苗木,在工作安排上,站上派出了4名專業技術人員現場指導、現場把關,確保今年的造林取得實際的效果。”秦州區藉口林業工作站站長趙四平說。
![](/Files262/BeyondPic/2023-11/3/23103122132fa94326211a80b8.jpg)
今年以來,秦州區按照保護優先,重點修復,適度利用的總體思路,依托全國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等重點項目,實施林業增綠增效行動,共完成造林綠化面積3.26萬畝,栽植各類苗木175萬株。隨著植綠護綠在秦州大地蔚然成風,城鄉環境發生巨大變化,人居環境“高顏值”、經濟發展“高質量”的美麗秦州,正在隴原大地闊步前行。
“人工造林0.4萬畝,退化林修復1萬畝,封山育林1.6萬畝,草原改良0.26萬畝,涉及全區14個鎮58個行政村,栽植各類苗木175萬余株,村莊綠化32個,道路綠化247公里,栽植雪松、白皮松、落葉松、云杉、欒樹、白蠟、紅葉李等各類苗木80余萬株,播種花草種子8000公斤。”秦州區林業和草原局造林綠化股工作人員秦瑞珍說。(編輯 羅祺揚 陳每陽)
(新聞來源:秦州區融媒體中心 轉載: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