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州區融媒體中心9月13日訊 近年來,秦州區深入貫徹中央和省、市關于四好農村路的部署要求,堅持以“建設好、管理好、養護好、運營好”四項要求為中心,以開展“學、樹、建、創”活動為載體,持續加強公路文化建設,保持良好路域環境,促進鄉村全面振興,實現干部職工隊伍整體素質、行業文明、行業形象新提升。
抓學習、強隊伍。教育引導干部職工持續強化理論武裝,充分利用集中領學、專家授課、網絡平臺等方式,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將其轉化為堅定理想、錘煉黨性和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的強大力量。同時針對干部職工專業素質參差不齊、專業技術骨干缺乏的現狀,及時制定培訓計劃,通過“師傅帶徒弟”方式,對一些公路建設、養護方面熱點難點問題進行科學引導、細化學習,逐步提高干部職工綜合業務素質。進一步完善干部選拔任用機制,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用人原則,“眼光向下”選干部,注重民意用干部,讓那些能干事、肯干事,群眾基礎好,長期在一線工作,懂業務、會管理的同志走上領導崗位,真正做到讓他們不吃虧、有奔頭。通過不間斷的學習教育、良好的用人導向和用人風氣,培養鍛造出一支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贏的交通運輸隊伍。
樹典型、作引領。“甘當路石”的公路精神是公路文化建設的核心內容,“扎根戈壁、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甘當路石”的“八棵樹精神”更是公路人樸實的寫照。近年來全國各條戰線涌現出了一大批先進人物,他們在不同的崗位上恪盡職守、無私奉獻,其事跡感人至深。在號召全體干部職工學習的同時,結合“感動甘肅·隴人驕子”、“天水好人”和“奉獻秦州 百佳模范”評選及“學雷鋒活動月”等活動,廣泛開展典型培育選樹、志愿服務等活動,持續在交通運輸行業開展“最美路長”和“最美護路員”“最美司機”評選推薦工作,依托政務服務窗口、青年文明號、巾幗文明崗等,提供上門服務、延伸服務、便民服務;組織志愿者到結對幫扶村、雙報到社區、困難家庭等送溫暖和祝福。通過一系列活動,引導廣大干部職工見賢思齊、學有榜樣,自覺立足本職、愛崗敬業。
注建設、打品牌。在不斷完善區域內路網等級結構、提升公路通行能力的基礎上,注重公路文化建設,大力打造“路暢人和”的公路文化建設品牌,在辦公區域分別設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廉政文化建設、黨建引領及“四好農村路”建設文化長廊,推動文化進機關,提高干部職工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時,堅持以農村公路為載體,通過標語、漫畫等多種形式,深入宣傳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好農村路”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助力精神文明建設。結合生態環境、地域文化、優勢產業,利用公路文化理念滲透力,在S222線打造公路文化墻10處,在X501線建設特色景觀4處、微景觀4處,逐步做到“每一道景都用文化來點綴,每一段路都用文化來鋪蓋”,將“路暢人和、和諧共享”深烙在百姓心中,既提升了對外形象,也打造了暢安舒美的交通環境。
重創建、整環境。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中心,鞏固省級“四好農村路”為重點,扎實開展“最美農村路”和養護示范路創建活動,圍繞“路面整潔無雜物、排水暢通無堵塞、設施完好無缺損、視野開闊無遮擋、安全通行無隱患”的整治目標,加強路域環境整治力度,打造最美農村路66.4公里,完成干線公路養護示范創建164公里,創建養護示范村32個。搶抓春季綠化有利時機,結合國土空間綠化行動,按照“因地制宜,因路制宜”原則,在區域內國省道及縣鄉公路主干線兩側種植各類樹木25.2萬株,并在X205線、X501線等重點路段兩側翻土培土種植各類花卉。對轄區內各路段綠地內缺株斷帶全面補植、更換枯死苗木,對裸露地塊進行苗木分栽補植,全力營造“人在車里坐,車在景中行”的良好氛圍,讓司機駕駛不疲勞、乘客看景有驚喜、路人停留賞景歡。(供稿 區交通運輸局/編輯 陳悅 審核 楊旭)
(新聞來源:秦州區融媒體中心 轉載:李俊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