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州區融媒體中心9月8日訊 近年來,秦州區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牢牢守住糧食安全底線,始終把糧油生產作為頭等大事來抓,通過以基地示范為核心,以試驗創新為動力,積極推廣良種良法配套、試驗示范結合、農機農藝融合模式,充分調動農民種植積極性,不斷擴大油料種植面積,提高油料產能,實現冬油菜種植面積和產量雙增加。
抓組織保障,促責任落實到位。為切實保障糧油安全,扎實抓好冬油菜“擴面積、提產能”目標,及早動手,實地踏勘,謀劃布局冬油菜示范點、片帶建設,充分發揮糧油生產保障資金作用,制定印發了《天水市秦州區2023年綠色高質高效行動擴種油菜項目方案》。成立由區政府分管領導為組長,各相關部門、16鎮主要負責同志為成員的領導小組,形成了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糧油生產工作格局。年初與各鎮簽訂了糧油安全生產目標責任書,分解下達糧油生產任務,2023年計劃播種冬油菜19.4萬畝(包括在新建高標準農田、已整治撂荒地等擴種冬油菜1萬畝)。
抓基地建設,促示范引領到位。2022年種植冬油菜18.4萬畝,預計產量3萬噸,畝均162.5公斤,畝均增產3.5公斤,增幅2.18%。今年在楊家寺、秦嶺、牡丹、汪川4鎮,以合作社和大戶為主體,建立秦州區冬油菜標準化種植示范基地,推廣壟溝精播面積5萬畝,建立萬畝示范片2個,千畝以上示范點20個、500畝示范點35個。綜合考慮海拔、區域氣候特征、品種適應性等條件,在西南高海拔地區統一供種天油15號,在南部低海拔地區統一供種甘雜1號。重點推廣以“機械寬幅探墑精播+冬油菜抗寒新品種+病蟲害飛防+機械收獲”為核心的全程機械化技術進行創新示范,實現示范區全域機械播種和全程機械化作業。開展強抗寒甘藍型冬油菜新品種比較試驗、白菜型冬油菜新品種篩選試驗、壟溝精播配套栽培技術等試驗示范10項,切實把示范基地真正打造成高產高效的樣板田、成果轉化的展示田、人才培養的實踐田、模式創新的探索田。
抓科技培訓,促技術服務到位。區農業農村局百名農技人員跟蹤指導,鎮級農服中心技術干部分村指導,全程為油菜種植服務,高標準高質量推進秋冬油菜種植。全面推行良種良法,推廣機械精量播種、配方施肥、“葉面三噴”、無人機飛防等技術,累計培訓農戶1.4萬人(次)。油菜出苗后及時開展冬油菜種植管理培訓,指導農戶做好油菜種植養護工作。同時,加強與科研院校合作,邀請甘肅農業大學、天水市農科所教授專家指導油菜生產,解決了秦州區冬油菜機械化播種的難題,提升了全區冬油菜機械化播種水平。
抓物資補貼,促配套措施到位。2023年,整合產油大縣、油菜高產高效等項目資金774萬元,通過發放物化補貼、現金獎補、農機具獎勵等政策,鼓勵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種糧大戶等新型經營主體積極從事冬油菜生產,實現集約化生產、規;洜I。在抓點示范工作中,用好用活項目資金,將資金向新型經營主體傾斜,重點扶持新型經營主體,提升綜合生產能力。截止目前,已發放油菜種子22.4噸,生物有機肥280噸,土壤熟化調理劑330噸,有機無機復混肥200噸,免耕施肥播種機43臺,免耕施肥播種機集免耕、施肥、開溝、精量播種、鎮壓于一體,解決了秦州區傳統人工撒播造成的播種效率低、人力消耗大的問題,實現了節本增效。
(來源:秦州區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