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州區融媒體中心 “小廁所,大民生。”農村戶廁改造是持續鞏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成果,建設和美鄉村的“重頭戲”。今年以來,秦州區堅持數量服從質量、進度服從實效、把好事辦好實事辦實,扎實開展農村戶廁改造“提質年”行動。
堅持在摸清底數中聚焦靶向目標精準發力。2021年4月以來,全區集中開展了四輪次問題廁所摸排,完成了問題廁所整改,極大地改善了群眾如廁條件,促進改善了農村人居環境,提高了農民生活品質和農村文明水平。截至2022年底,全區農村衛生戶廁從2018年底的19197座增加到60006座,常住農戶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84.15%,全區大部分農戶使用上了衛生廁所。但仍存在著改建廁所質量不夠高、與農戶協商溝通不夠充分、獎補政策公示公開不夠到位、獎補資金使用管理不夠規范、后續管護機制不夠健全、部分廁所建而未用等問題和不足,這些問題急需下大力氣加以解決,進一步提升農民群眾參與度滿意度,切實提高農村改廁工作質量。
堅持在突出重點中強化協調配合穩步推進。持續強化農業農村、衛健、鄉村振興等部門的協作配合,圍繞提升改廁質量,統籌衛生健康、市場監管等相關部門及有關單位工作力量,重點開展:問題廁所整改質量抽查,從整改方案制定、主體責任落實、廁所整改質量、群眾使用滿意度等方面進行抽查問效;新建廁所質量抽查,對今年新建的衛生廁所加強過程管理,從技術模式是否適宜、產品質量是否合格、施工過程是否規范、群眾參與是否充分等進行實地抽查;廁具產品質量抽檢,依據相關標準規范,對塑料化糞池、便器等廁具產品進行專項質量抽檢;改廁經驗和技術模式交流,學習借鑒各縣區組織發動、技術模式、質量管控、長效管護、資金使用等方面的經驗做法;典型模式遴選推廣,積極挖掘各鎮在農村廁所革命中探索形成的好模式、好做法、好經驗,加大典型總結推廣力度;資金使用自查自糾,對農村廁所革命整村推進財政獎補資金使用情況全面開展自查自糾;改廁“明白卡”進門入戶,對2019-2022年改廁戶,填好改廁“明白卡”;對當年有改廁需求的農戶,組織制作并填寫“需求明白卡”,按雙方確認的內容和方式組織實施,群眾確認滿意才能驗收合格,做到施工前后“雙確認”;改廁故事“大家講”,圍繞“衛生廁所改變了我的生活”“我們的改廁故事”等主題,鼓勵農民群眾、基層干部等現身說法,用鄉音鄉語講述改廁故事,引導農民主動改廁、文明如廁。
堅持在強化保障中汲取經驗教訓注重實效。區農業農村、鄉村振興部門高度重視,將農村改廁“提質年”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抓好部署推進,鎮級結合實際細化實施方案,壓緊壓實責任、強化經費保障、健全工作機制,確保各項活動落地見效。各鎮將農村改廁“提質年”工作與開展主題教育、“三抓三促”行動、農業農村重點工作等相結合,改進工作作風,完善工作機制,抓實工作措施,同時將農村改廁“提質年”行動開展成效,納入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確保農村改廁質量提升見實效。聚焦八項重點工作,開展農村改廁“提質年”主題宣傳,借助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創新宣傳方式方法,突出關鍵時間節點,集中營造輿論聲勢,促進形成全社會共同關注和支持農村廁所革命的良好氛圍。
(新聞來源:秦州區融媒體中心 轉載: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