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州區融媒體中心7月25日訊 近年來,秦州區農業農村局按照“四個不摘”要求,堅持把開展幫扶聯系村精準幫扶,作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舉措,緊扣培育特色富民產業、發展壯大集體經濟、持續增加農民收入等重點任務,充分發揮駐村幫扶組長單位職能作用,積極銜接溝通,主動擔當作為,落地落細落實對陰灣、郭陳等幫扶聯系村的工作舉措,取得了明顯成效,得到了服務群眾的一致好評和普遍認可。
![](/Files262/BeyondPic/2023-7/26/2307261021f6e3d8ec84acc7ee.jpg)
堅持在主動對接強化宣傳中做到培訓“零距離”。充分發揮駐村幫扶組長單位職能作用,牽頭組織各相關單位,立足各自實際,主動深入所幫扶的村(組)戶中,了解產業發展、村集體經濟收入、群眾合理訴求等情況,摸清底數,對接需求,為下一步采取針對性措施打下堅實基礎。同時,通過舉辦專題技術培訓班“面對面”學習交流、深入田間地頭“手把手”指導培訓、走村入戶“心貼心”談心談話等多種形式,大力宣傳黨的二十大精神、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的重要論述精神及中央、省市區相關惠農惠民政策,增強群眾搶抓歷史機遇,持續增收致富的信心,激發群眾自立自強、干事創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截止目前,累計印發明白紙、宣傳冊等宣傳資料2000余份,開展以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全膜高壟馬鈴薯種植、小麥油菜病蟲害防治、果樹整形修剪、果園土肥水管理、果園病蟲害防治等為重點內容的培訓活動20余場次,受益群眾3000多人次。
![](/Files262/BeyondPic/2023-7/26/2307261021962eec9580ad3e6e.jpg)
堅持在立足實際理清思路中攜手共繪“同心圓”。持續強化同鎮村的溝通銜接,立足產業發展實際,理清工作思路,合理制定發展規劃,結合實際制定計劃,一戶一戶地進行分析研究,針對群眾當前存在問題、發展意愿制定符合實際可操作性強的幫扶計劃。幫扶工作中,堅持分步分類和循序漸進原則制定計劃,堅持穩步推進,務求實效,立足客觀條件,尊重群眾意愿切實減輕農民負擔。幫扶聯系村精準幫扶堅持以群眾為主體,尊重群眾的發展意愿,多形式、多渠道聽取群眾的意見和建議,切實把發展的主動權、選擇權交給群眾。通過精準幫扶,找準發展切入點,突出產業特色,真正體現群眾參與,助力產業發展,持續增加農民收入,群眾切實感受到黨就在身邊、干部就是親人。
堅持在把握關鍵幫辦實事中打好幫扶“組合拳”。根據群眾發展需求,充分依靠群眾,堅持群眾路線,強化群眾觀點,做到讓群眾參與,最大限度地調動群眾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堅持“輸血、造血、活血”并重,有的放矢、對癥下藥。結合實際,破除幫扶就是給錢給物這樣的思想誤區。開展幫思路、幫技能、幫產業等多種形式的精準幫扶行動。幫思路:幫助群眾結合實際制定思路,群眾自身能夠干什么,需要幫助什么,最終確定一個內外相結合的工作思路;幫技能:結合群眾家庭狀況、種養殖情況及自身意愿,幫助其通過技能培訓獲得某行業或某崗位的從業資格,從而持續增收致富;幫產業:結合群眾特點,對有產業發展基礎的群眾進行進一步扶持,對有發展相關產業意愿的群眾,幫助確定一個符合其實際的富民產業,并組織實施,將各項幫扶措施綜合運用,打好“組合拳”,全方位、多形式幫扶群眾增收致富。截止目前,累計落實到戶產業扶持項目面積800余畝,慰問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突發嚴重困難戶“三類戶”群體20余戶,關愛農村留守婦女兒童和特困群眾30余次,及時化解鄰里矛盾糾紛。
今年以來,秦州區農業農村局以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為抓手,先后對大門鎮陰灣村投入玉米種子50袋,大豆、苦蕎種子400斤,精制有機肥、配方肥料和尿素2噸,地膜300公斤,落實地膜玉米套大豆50畝,苦蕎20畝;對大門鎮郭陳村投入玉米種子74袋,地膜 600公斤,積極聯系銜接四川索邁農科技有限公司落實分紅資金5000元。為此大門鎮陰灣村、郭陳村兩委分別制作了“心系群眾辦實事 為民解憂暖人心”和“情系群眾現真情 關愛幫扶一家人”錦旗,感謝秦州區農業農村局對幫扶聯系村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精準幫扶。下一步,秦州區農業農村局將努力踐行“田間地頭抓生產,我為群眾辦實事”理念,持續鞏固幫扶聯系村精準幫扶成果,結合正在開展的“三抓三促”行動,進一步突出黨建引領,創新發展模式,落細落實幫扶措施,探索“新路子”,鼓起“錢袋子”,穩步增強村級組織自我保障能力,不斷夯實全區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基礎。(供稿/秦州區農業農村局 編輯/許雅欣 審核/辛智翔)
(新聞來源:秦州區融媒體中心 轉載: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