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州區融媒體中心7月25日訊(記者 高世飛 實習記者 胡一凡)秦州區人民醫院重癥救治能力提升項目是2023年省列為民辦實事項目之一。在實施過程中,秦州區人民醫院結合實際,因時因勢調整優化措施,制定重癥救治方案,擴充重癥醫療資源,保證重癥、危重癥患者得到更及時有效診療,切實保護好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Files262/BeyondPic/2023-7/26/2307252253e19f938a7fe652ca.jpg)
今年75歲高齡的張女子老人,突然在家中腹痛,被緊急送往秦州區人民醫院后,通過各項檢查,被診斷為重度性感染性休克,同時存在多臟器功能衰竭,呼衰、心衰、腎衰。
秦州區人民醫院重癥醫學科和外科主治醫師經過聯合會診,在明確了患者病情加重的病因后,和病人家屬積極溝通,立刻制定了治療方案,為患者進行了手術。術后,患者轉入了ICU繼續治療。最終,在全體醫護人員的精心救治和守護下,患者生命體征逐漸平穩,各項指標正常。
![](/Files262/BeyondPic/2023-7/26/23072522535b7341719100f13e.jpg)
“醫院的主任也建議要做手術,最后手術非常成功,患者也好轉了很多,這幾天就能出院了。”藉口鎮劉宋村村民楊喚順說。
“現在通過ICU的三四天治療以后,病人的狀況逐漸恢復,包括今天早上她的腸鳴音各方面都處于恢復狀態,現在病人的情況非常良好。”秦州區人民醫院外科主治醫師石寶勤說。
為守好“保健康、防重癥”防線,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區人民醫院通過辦公會籌劃,現場調研,專題討論等方式,制定了重癥救治能力提升建設實施方案,統一調配各病房床位,打通學科壁壘收治患者。并嚴格落實首診負責制及急危重癥搶救制度,集全院之力聚焦“保健康”“防重癥”的重點任務,抽調呼吸、心血管、神經和其他相關專業11名醫生、25名護士,組建重癥救治醫護團隊,承擔重癥救治的技術指導及會診、搶救、人員培訓等醫療工作。
![](/Files262/BeyondPic/2023-7/26/2307252253f784b2b3917a3ad8.jpg)
“重癥醫學科的最大任務就是集中最優勢的醫療技術、最好的醫療設備、最強的醫療團隊對危重病人進行治療,我們的這個項目完成得非常好,目前是試運行當中。”秦州區人民醫院重癥醫學科(ICU)麻醉科主任醫師時志強說。
“ICU不像普通科室,我們的工作更為嚴謹,更為細致,需要24小時守候在患者身邊,時刻注意手部衛生及無菌操作,預防呼吸機相關性肺炎,讓患者盡快轉危為安,盡早出院康復。”秦州區人民醫院重癥醫學科(ICU)護士長牛敏敏說。
![](/Files262/BeyondPic/2023-7/26/230725225357c0ee6f17295f59.jpg)
同時,區人民醫院啟動人才引進機制,加大重癥救治人才和技術儲備,并協調配置各類呼吸機、排痰機、高流量氧治療儀、監護儀等重癥治療設備,提升重癥患者救治能力,努力提升人民群眾健康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Files262/BeyondPic/2023-7/26/2307252253bf94819ad37e2550.jpg)
“撥了400萬的資金,包括呼吸機、排痰機、血液透析、ICU的建設、人員的配備、培訓、人員梯隊的建設,到目前為止全部到位了,對我們基層醫院的危重病人搶救能力提升起到了極大的作用。”秦州區人民醫院重癥醫學科(ICU)麻醉科主任醫師時志強說。
“結合我院人才儲備,科室發展特點及配套資金的使用現狀,加強了重癥救治專業人員和醫療資源調配,完成了重癥病區基礎改造,以及設施、設備的采購,重癥救治團隊的組建及人員的培訓。”秦州區人民醫院副院長王小強說。(編輯 黃璐 陳每陽)
(新聞來源:秦州區融媒體中心 轉載: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