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神謀發展 實干興隴原——“三抓三促”行動進行時】
牡丹鎮:蔬菜大棚綠意濃 助農增收促振興
![](/Files262/BeyondPic/2023-6/9/2306092102788d94c526e6666a.jpg)
秦州區融媒體中心6月9日訊 (記者 高世飛 楊文慧 陳每陽)牡丹鎮馬家川是秦州區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次核心區。近年來,園區積極調整蔬菜產業結構,通過引進新品種新技術,加快設施蔬菜基地提質增效,做大做強蔬菜產業,帶動農戶增收,助力鄉村振興。
![](/Files262/BeyondPic/2023-6/9/230609210201d611aaa6c2757f.jpg)
在牡丹鎮馬家川綠園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一排排大棚連方成片。大棚里,西紅柿、黃瓜、豆角等蔬菜長勢喜人。隨著氣溫的回升、光照時間的延長,溫室大棚蔬菜進入旺盛的生長階段。早熟的黃瓜、西紅柿、包菜即將上市。
“現在最近的活就是鋤草、掐尖,有些黃瓜就隔兩天摘一點菜。”綠園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邵鵬周說。
![](/Files262/BeyondPic/2023-6/9/2306092102fbd0585eed36bc9f.jpg)
蔬菜基地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大棚內種有辣椒、西紅柿、豆角、黃瓜、包包菜等蔬菜,主要在本地銷售。蔬菜基地長期聘請附近10名村民務工,忙的時候務工人員達20人以上,為村民帶來了可觀的收入。
“在這兒已經干了三年了,以前就是鋤草、栽植苗、育苗,然后綁吊架、綁竹竿架。最近就是摘黃瓜、鋤草、掐尖,再下來就是搖棚!蹦档ゆ偼跫忆伌宕迕袼蝸喎颊f。
“一天能掙70、80元,工資還可以行!蹦档ゆ偼跫忆伌宕迕裢跖D梅說。
![](/Files262/BeyondPic/2023-6/9/2306092102e64345e67ea03bb0.jpg)
據了解,牡丹鎮馬家川設施蔬菜基地園區面積達1200畝,基地采取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管理的經營模式,畝產優質蔬菜6000余公斤,每畝收入2萬余元。牡丹鎮緊盯市場需求,積極調整大棚蔬菜產業結構,引進新品種和新技術,不斷提升大棚蔬菜品質,依托蔬菜產業發展,增加周邊群眾收入,助力鄉村振興。
“這一棚黃瓜一茬下來,隨便摘一萬斤,一斤黃瓜你賣一元錢,一棚黃瓜你賣一萬元錢。效益可以,只要棚不要閑下,菜一茬一茬倒著種,肯定有收獲了,不會虧的,人工工資發了之后肯定有收益了!本G園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邵鵬周說。
![](/Files262/BeyondPic/2023-6/9/23060921027dc0645ded879036.jpg)
今年以來,牡丹鎮采取政府引導、示范帶動、科技助推等一系列措施,因地制宜發展溫室蔬菜產業,巧打季節差、時間差,使日光溫室產業逐步走上了規模化的發展路子,不僅豐富了市民的“菜籃子”,也鼓起了群眾的“錢袋子”。
“我鎮將采取走出去、引進來的方式,通過舉辦各類技術培訓班,幫助合作社引進蔬菜種植新品種,帶動合作社繼續擴大種植規模,力爭實現‘南擴北延,蔬菜鋪川’的現代農業科技園區的創建目標,通過合作社帶動周邊大柳樹、王家鋪、王宋等村,增加群眾的收入,加快推進全鎮產業振興步伐,為鄉村振興奠定基礎。”牡丹鎮副鎮長魯瑞暉說。(編輯 陳每陽)
![](/Files262/BeyondPic/2023-6/9/230609210243559967790af652.jpg)
(新聞來源:秦州區融媒體中心 轉載:李俊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