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州區融媒體中心6月6日訊(記者 劉武鋒)今年以來,秦嶺鎮把養殖業作為促進鄉村振興的突破口來抓,通過政策支持,積極引進商品牛繁育項目落地生根,為群眾拓寬增收致富渠道注入“牛勁”。
![](/Files262/BeyondPic/2023-6/7/23060700036d597ea812571177.jpg)
天水西秦農牧業有限公司是我區一家自繁自育型肉牛養殖企業。2022年,秦嶺鎮通過優化營商環境,引進該公司商品牛繁育場項目。今年年初,項目落成投產。
“農場總占地面積25.8畝,總投資557萬元,自籌資金532萬元,政府補助資金25萬元,現有牛的存欄量是98頭,養滿是200多頭,養殖模式主要是自繁自育,主要以母牛為主。”天水西秦農牧業有限公司負責人柏亞飛說。
![](/Files262/BeyondPic/2023-6/7/23060700038ef718f97ce6b6f3.jpg)
走進養牛場,映入眼簾是一排排整齊的標準化圈舍,圈舍里一頭頭憨態可掬的小牛咀嚼著草料,牛場負責人柏亞飛正在忙著給母牛喂水、添加“營養餐”。他告訴記者,今年下半年,牛場將再擴建一棟1000平方米的新牛舍,引進新品種母牛50余頭,整個項目完成之后,牛場年存欄將達到90頭以上。
“今年的工程建成之后,存欄滿的話是400多頭,計劃把母牛擴大到100多頭,年產牛犢率提高到90%。喂一年出欄,一頭大概是1.7萬元到1.8萬元,年利潤140萬元左右。”天水西秦農牧業有限公司負責人柏亞飛說。
![](/Files262/BeyondPic/2023-6/7/23060700036d1e6563125ec132.jpg)
引進一個企業、帶動一方經濟、盤活一片土地。該養殖場的建成投產,可為斜坡村及周邊村提供就業崗位20余個,還引導帶動周邊村民發展養殖和種植,幫助村民增收致富。
“第一帶動了村上的剩余勞動力;第二通過分紅壯大了村集體經濟;第三是對斜坡村周圍種植的農作物秸稈,回收利用作為飼料,也是對農民的增收。”秦嶺鎮畜牧專干宋龍說。
![](/Files262/BeyondPic/2023-6/7/2306070003716419684b3a29fa.jpg)
下一步,秦嶺鎮將組織鄉村獸醫、村級防疫人員積極做好動物防疫,為全鎮的畜禽養殖保駕護航。同時,將積極引導有養殖需求的農戶,學習養殖技術,大力發展養殖業,壯大養殖規模,拓寬農民增收渠道,促進鄉村產業振興。(編輯 陳每陽)
![](/Files262/BeyondPic/2023-6/7/23060700032c883ef5d4352b52.jpg)
(新聞來源:秦州區融媒體中心 轉載: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