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神謀發展 實干興隴原——“三抓三促”行動進行時】
支部引領村級產業發展 因村施策壯大集體經濟
秦州區融媒體中心5月10日訊(記者 龐貴琦)今年以來,秦州區大門鎮以“三抓三促”行動為契機,大力發展大蒜種植、設施蔬菜等產業,不斷推動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壯大。
近日,記者在大門鎮田于村看到,一畦畦平整的土地里,綠油油的大蒜生長旺盛。正值抽薹期,村里的務工人員正在地里鋤草。這個大蒜種植基地,是村黨支部為壯大村級集體經濟而建立的。
“種植的這20畝大蒜預計2023年6月份就上市了,預計畝產在3500斤左右。如果按照市場去年的價錢,一斤大蒜1.5元來算,我們一畝大蒜的收益就在4500元到5000元,20畝大蒜預計收益就在8萬元左右。”大門鎮田于村黨支部書記王文輝說。
據了解,田于村種植的這20畝大蒜,采取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經營、農民專業合作社參與、農戶入股的形式運作。在黨支部的帶動下,不少群眾也加入到種植大蒜的行列,村上的大蒜種植面積不斷擴大,“田于大蒜”產業已初具規模。
“去年看到村委會種大蒜,聯系村委會給我購置了精品優質的大蒜苗子,今年就種了兩畝多大蒜,長勢比較好,價錢也比較好。”大門鎮田于村村民田世全說。
“帶動周邊群眾種植大蒜200多畝,不但增加了我們村集體經濟的積累,周邊群眾在我們地里鋤草、挖蒜、施肥,也帶動了群眾收入。”大門鎮田于村黨支部書記王文輝說。
與田于村不同的是,下街村通過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資金項目,建成鋼架蔬菜大棚20座,采取“黨支部+合作社+公司+農戶”的運營模式,為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奠定了良好的產業基礎。目前,6座大棚的大蒜已開始收割。
“我們采取的是邊建邊種,成功種植了6棚大蒜,預計今年的收入在10萬元左右。”大門鎮下街村黨支部書記王小明說。
大門鎮上街村交通便利,為此,村黨支部立足村情實際,由黨支部牽頭,成立了農資農民專業合作社,專門為當地群眾及周邊合作社供應化肥、地膜、農藥等各類農資,利用銷售利潤壯大村級集體經濟。
“主要經營化肥、農藥、種子。今年已經出售化肥10余噸,地膜2噸左右。通過今年的發展看,預計收入在5萬元左右。”大門鎮上街村黨支部書記徐小平說。
今年以來,大門鎮按照全鎮“一區”“三園”“多基地”產業格局,積極探索推廣“村黨支部+基地+農戶”等多種經營模式,制定“一村一策”“一村一品”發展規劃,激活了村級集體經濟“造血功能”。目前,18個村黨支部全部成立了支部領辦合作社,特色鮮明的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模式已形成。
“因地制宜,制定玫瑰花、蔬菜、玉米、中藥材種植、油坊建設、農產品銷售、農資銷售、農機租賃和服務承攬等8個方面37項具體集體經濟產業發展計劃,實現了村級集體經濟多樣化發展。預計,今年各村集體經濟年收入均能達到12萬元以上。”大門鎮黨建辦主任張丹說。(編輯 陳每陽)
(新聞來源:秦州區融媒體中心 轉載:李俊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