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62/BeyondPic/2023-4/19/23041917511fbe91ef4c9245e4.jpg)
秦州區融媒體中心4月19日訊 一眼望去,一畦畦平整的土地里綠油油的大蒜,正值快速生長期。這幾天,在秦州區大門鎮田于村的大蒜種植基地里,群眾正趁著有利天氣,抓緊時間進行除草、施肥作業,田間地頭彌漫著一股定能豐收的濃厚氣息。
近年來,大門鎮田于村充分利用地處川道、氣候濕潤、土壤肥沃、水資源充足等有利條件優勢,充分發揮村黨支部的帶頭引領作用,持續發展壯大“田于大蒜”產業,讓土地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帶動群眾收入持續增加。據了解,大門鎮田于村今年共種植大蒜200余畝,畝產預計達到3500斤以上,其中村集體種植20畝,預計能夠增加村集體經濟積累8.5萬元。
今年以來,田于村不斷探索村集體經濟發展新模式,采取“黨支部+合作社+公司+農戶”的運營模式,以黨支部引領、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經營、農民專業合作社參與、農戶入股的形式持續發展“田于大蒜”產業,并投資400萬元發展墨紅玫瑰種植產業園一處,形成資源互補、強強聯合,實現產業抱團的發展新格局。并通過土地流轉讓群眾有收益、就近務工讓村民有工資、規模標準化種植讓集體增收入的抱團發展模式不斷提高農業產業發展水平和黨支部的帶動帶富能力,助力鄉村振興各項事業快速推進。
![](/Files262/BeyondPic/2023-4/19/2304191751741156915cc029b5.jpg)
自“三抓三促”行動開展以來,田于村黨支部多次召開專題會議探討如何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思路,通過提升優化產業結構,積極探索村集體經濟發展新模式,進一步增強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和“造血”功能,實現集體增實力、農民增收益、產業增效益的目標,確保村級集體經濟收入穩定增長,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持續增強。(供稿大門鎮 編審 楊旭)
(新聞來源:秦州區融媒體中心 轉載:李俊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