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62/BeyondPic/2023-2/3/2302032136bb8e51e6004a99f3.jpg)
秦州區融媒體中心2月3日訊 水清了、路寬了、村子更美了。2022年以來,我區上下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區各項決策部署,堅持把鄉村示范村建設作為深入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全力打造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努力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
![](/Files262/BeyondPic/2023-2/3/23020321367a45c450ac82aafc.jpg)
在齊壽鎮堅山村,記者看到,主題鮮明的二十四節氣長廊、別具特色的農耕文化廣場、典雅小巧的西漢小景觀,格外醒目。農家門口溪水潺潺、小院庭落靜謐安靜,村民院外的文化墻也讓人耳目一新。
“我們村上面貌變化了,河堤也整齊了,水也清了,總體各方面綠化也整齊了,村民的思想覺悟也高了,衛生環境各方面都好了。”齊壽鎮堅山村村民堅岐海說。
![](/Files262/BeyondPic/2023-2/3/23020321361658201173cd1468.jpg)
據了解,齊壽鎮堅山村是我市創建的市級鄉村振興示范村,為了補齊基礎設施短板弱項,堅山村對河堤、排水渠、破損路面及墻體進行了提升改造,對村內主巷道沿線開展了綠化美化,全面改善了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和居住環境,繪就了鄉村振興“新畫卷”。
“現在我們村上的環境特別好,每家每戶都愛護環境,院里都種上了花草,整整齊齊的。現在我的主要任務是每天清掃馬路,讓村民有一個良好的出行環境。”齊壽鎮堅山村村民楊成良說。
![](/Files262/BeyondPic/2023-2/3/23020321367d7b3d534147ab02.jpg)
走進娘娘壩鎮趙峽村,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整潔的村道和裝點別致的墻面,村莊內充滿了藝術氣息。在2022年以來的鄉村振興示范村建設過程中,娘娘壩鎮趙峽村按照作美做精村莊美化工程、彰顯生態文化魅力、提升農民生活品質的思路,對村莊進行全面改造建設,讓村內面貌得到了根本改變。
“我們趙峽村今年被定為省級鄉村振興示范村,上下河堤我們完成了1700多米,另外還粉刷墻面、建了廣場等,村上沒硬化的巷道全部進行了硬化,群眾非常滿意。”娘娘壩鎮趙峽村黨支部書記趙順福說。
![](/Files262/BeyondPic/2023-2/3/23020321362aca40a0e7fd1303.jpg)
2022年以來,娘娘壩鎮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鄉村振興基本方針,為趙峽村爭取省級鄉村振興示范村建設項目,累計投資400多萬元,打造宜居美麗鄉村,讓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得到了極大改善。
![](/Files262/BeyondPic/2023-2/3/23020321360d3b23b1cdb8cc80.jpg)
如今的趙峽村,村內環境整潔,路燈、廣場等基礎設施日趨完善,小景觀隨處可見,美麗鄉村建設持續深入推進。
“盡量爭取把我們河邊的路在最近一半年硬化了,可以形成一個像二環一樣的循環路,上下走或者務農的時候就方便了。”娘娘壩鎮趙峽村黨支部書記趙順福說。
![](/Files262/BeyondPic/2023-2/3/2302032136d71c410cc59c7ca2.jpg)
同樣,記者來在汪川鎮萬莊村看到,公路兩旁村民居住的院落被青磚砌起的防護欄分割開,既安全又美觀,房前屋后都栽種上景觀樹,建成了小花壇,村莊面貌和劉什公路沿線一帶十分干凈整潔。
“巷道硬化了,巷道也變得干凈了,水路通了,整個村和原來相比較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原來一進村比較破爛,給人的感覺不整齊,現在一進村各巷道都很整齊,衛生工作做得也很好。”汪川鎮萬莊村村民萬寅卯說。
![](/Files262/BeyondPic/2023-2/3/23020321361a30d1b86a7883ce.jpg)
為了增強群眾發展的內生動力,汪川鎮新寨村立足村情實際,依托閆集水庫的獨特自然條件,整合閑置土地資源、通過引進合作社,發揮示范帶動,村上的獺兔、水產養殖、玉米、小麥種植等產業發展得風生水起。
“我們通過俊鑫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帶動,進行了獺兔養殖,現在存欄有20000多只。下一步,我們主要在新寨村搞好旅游產業,我們有獨特的自然資源,有水庫的支撐,我們在漁業上、水產養殖上再鼓一把勁,把村級集體經濟搞上去。”汪川鎮新寨村黨支部書記劉俊海說。
![](/Files262/BeyondPic/2023-2/3/2302032136d5b0dd7dc2ef4b20.jpg)
2022年,我區共完成村巷道硬化3.84萬平方米,自然村通硬化路32條66公里,村道安防17條40公里,產業路74公里,產業園區道路55公里。完成羅峪公路恢復建設、劉什公路、皂華公路大中修工程,打造最美農村路66.4公里,新建堤防40.53公里,綠化村莊58個、道路157公里,打造村莊綠地及微型小公園、小花園18處,栽植苗木252萬株,改造戶廁6000座,全區鄉村環境面貌持續改善,群眾的滿意度和幸福感不斷提升。(編輯 陳每陽)
(新聞來源:秦州區融媒體中心 轉載:李俊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