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州區融媒體中心1月26日訊(記者 崔磊 實習記者 柳雨菲)家風是無言的教化,好家風帶來好民風。娘娘壩鎮積極培育樹立文明新風尚,以家風帶民風,不斷提升村民道德修養和文化素養,逐步形成鄰里互助、家庭和睦的鄉風、村風、民風。
在娘娘壩鎮沿川村村民杜吉順家中,杜吉順正帶領著家庭成員掃雪、堆雪人。據了解,他家被鎮上上報為“好家風、好家訓”家庭,“家庭以愛為根,生活以和為貴”是他家的家風家訓。在對子女的教育中,他也是時常叮囑他們要尊老愛幼、與人為善、愛國敬業。
“老大在四院外科上班,我們就時常給她打電話,讓她安心工作,把本職工作干好,國家培養了這么多年了,把自己的工作做好,為國家盡力多作一點貢獻。”娘娘壩鎮沿川村村民杜吉順說。
沿川村村民都啟和也被鎮上上報為“好家風、好家訓”家庭,因為為人和善、教子有方,子女都很出色。他的兒子目前在新疆軍區服役,多次獲得軍功章,女兒在蘭大二院工作,是一名優秀的醫務工作者,教育子女,他有著自己的教育之道。
“像我們的娃娃,平時就告訴他們包括老人你都要問候,該叫啥叫啥、稱呼的稱呼。”娘娘壩鎮沿川村村民都啟和說。
“忠孝傳家、勤儉持家、尊老愛幼、明事知禮”是都啟和家庭的家風家訓,平時周圍的鄰居有事兒需要幫忙,有留守老人需要照看,他都會義不容辭,盡心盡力地給予幫助。
“像這我們的鄰居,有老兩口,住在我們的房后,都到八十幾了。兒子從外面打工,兩個老人體質都不好,我們早上有時候看一回,下午看一回,把飯做好了以后端給他們呢,看著老人家吃了,心里就安心了。”娘娘壩鎮沿川村村民都啟和說。
據了解,今年娘娘壩鎮結合鄉村文化墻、宣傳欄等,傳播道德正能量,培育鄉村文明風,并通過在轄區28個行政村每村推選3戶“家風、家訓”示范戶的方式,引領大家做文明的實踐者、傳播者,進一步弘揚優秀文化傳統,傳承好家風、好家訓,營造和諧幸福的鄉村氛圍。
“以我們申報的文明家庭為標桿,以他們帶動周圍的群眾。通過文明家庭的示范引領,村民們都能積極參與到村上的公益性事業活動中,人人都在爭當文明戶。”娘娘壩鎮沿川村黨支部書記何天許說。(編輯 陳每陽)
(新聞來源:秦州區融媒體中心 轉載:李俊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