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秦州區搶先抓早、謀定快干,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百日攻堅行動”為抓手,以“美麗庭院示范創建活動”為切口,按照“集中攻堅、短期見效、持續鞏固、確保長效”要求,下硬功,出實招,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宜居宜業宜游美麗鄉村。
一、壓緊壓實責任抓整治。堅持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納入重要議事日程,統籌謀劃、推動落實,印發《秦州區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百日攻堅行動”實施方案》,明確人居環境整治的目標任務、實施步驟和保障措施。建立“黨委領導、政府主導、部門協同、鎮村主體、群眾參與”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機制,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靠前指揮、一線調度,分管領導定期調度、協調推進,包抓聯系領導督查指導、現場推進;行業部門溝通協調、同向發力;鎮村發揮“一線指揮長”職能,采取主要領導包片、分管領導包村、鎮村干部包組包路段方式,組織帶領群眾共同參與人居環境整治,做到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組建督導組常態化開展督查指導,倒逼責任落實。
二、突出工作重點抓整治。突出抓好鎮區環境面貌提升、河道沿線專項治理、公路沿線環境整治、示范村風貌提升、文明庭院創建,扎實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百日攻堅行動”,推動全區農村人居環境整體上臺階、上水平。全區累計組織鎮村干部、志愿者、公益性崗位2.5萬余人次,栽植綠化苗木57萬余株,拆除塌房爛院、亂搭亂建150余處,整理路肩、溝渠65公里,清理清運亂堆亂放柴草、生活垃圾210余噸。
三、創新方式方法抓整治。圍繞“庭院美、居室美、廚廁美、家風美、人文美”等深入開展“美麗庭院示范創建”活動,采取解刨麻雀的方式,通過實地查看、村級匯報、鎮級自評、領導點評等方式查找短板、總結方法,探索形成適宜本鎮本村的整治標準和可操作、可復制、可推廣的整治模式,以點帶面、整體推動。開展“美麗庭院戶評比”、主題文化下鄉、關愛服務行動等系列活動,引導廣大群眾持續美化家居環境,養成文明習慣,提升生活品質。累計開展“美麗庭院示范創建”互查互比現場觀摩活動16次、關愛服務行動10余次,為群眾創作并贈送書畫作品200余幅。
四、強化宣傳教育抓整治。充分利用微信群、抖音、視頻號等新媒體平臺,通過召開黨員群眾代表大會、發放倡議書、張貼宣傳橫幅,開展“問題隨手拍、垃圾隨手撿、文明隨手做”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等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全方位、多層次開展宣傳教育,圖文并茂展示環境整治思路、整治舉措、整治成效,引導群眾思想認同、行動支持,主動參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累計發布工作動態70余次,發放倡議書3000余份、張貼宣傳橫幅400余條。
五、建立長效機制抓整治。長短結合。一方面,圍繞“生態、美麗、宜居”目標,以鎮域中心、公路沿線、河道沿線為重點,區域性開展集中整治,短兵突擊,做到立清立改、長效保持。另一方面,強化鎮村屬地管理,實行網格化包抓和常態化監管責任,落實門前“三包”責任、區域包段到人,實現整治常態長效。點面結合。聚焦影響環境面貌的難點堵點問題,堅持以點帶面、綜合施策,難易兼顧、多向發力,徹底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獎懲結合。建立健全宣傳、考評、獎懲、保障、垃圾分類處理等“五項”機制,采取“周調度、月通報”工作制度,通過紅黑榜,對參與垃圾分類、人居環境整治義務勞動、“美麗庭院示范創建”和“星級文明戶”評選的村戶,給予積極獎勵;對重視程度不高、工作開展不力、排名靠后的鎮村,進行約談或通報批評;以制度落實倒逼工作縱深開展。
(新聞來源:天水市農業農村局 轉載:李俊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