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百年滄桑,百年輝煌。一百年斗轉星移,忘不了那群悲壯雄渾的身影;一百年時光荏苒,揮不去硝煙彌漫的歲月;一百年風雨滄桑,帶不去一張張堅毅的面孔。向死而生,是根植于每位英烈靈魂深處的血性基因,更是對信念誓言的踐行。紅色經典記載著輝煌,鐫刻著歷史,一個個人物,一則則故事,一段段歷史,是中國共產黨發展的歷史縮影。
為進一步發揮我區厚重的紅色資源,教育引導全區干部群眾和青少年傳承共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深化黨史學習教育成果,激發干部群眾奮進新時代,創造新業績,以推動全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按照區委安排,對建黨以來,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全區各條戰線中涌現出的秦州紅色人物、革命戰士(烈士)和優秀共產黨員、勞動模范、道德模范和各類先進典型等人物事跡進行宣傳報道,凝聚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的磅礴力量。各類人物事跡由各相關單位搜集整理。因時間倉促,紅色人物和革命戰士(烈士)事跡挖掘還有不夠完善的地方,請家屬和社會各界諒解,并提供補充完善事跡史料。
1921年7月1日中國共產黨誕生。按照黨的綱領、黨的宗旨和奮斗目標,黨領導人民為謀求中華民族的解放、民族存亡展開了不屈不撓的斗爭。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誕生。無數革命先烈為了新中國,為了黨和人民的事業,拋頭顱灑熱血,獻出了自己的寶貴生命,彰顯出忘我犧牲精神、民族脊梁精神、無私奉獻精神。這種精神,是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將偉大精神彪炳史冊代代相傳,必將激勵后人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奮發進取,砥礪前行。
(二)紅軍將士
張輝(1911-1936),男,漢族,字岳,號顯輝,1911年1月23日生于湖南省平江縣三陽鄉。1926年農民運動在平江興起,年僅15歲的張輝隨即投身農民運動,擔任晉平農民協會秘書。1927年3月10日,由中共平江縣西一區區委委員張邁、張正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5月,長沙發生屠殺共產黨人和工農群眾的馬日事變,湖南處于白色恐怖之中。張輝跟隨西一區農民自衛軍進入楊梅山區堅持斗爭,擔任分隊長。不久,其部被編入高詠生等人領導的平北游擊隊。為了有力反擊國民黨反動派的反動統治,中共平江縣委于1928年3月發動了數萬農民武裝及農民群眾圍攻縣城行動,史稱“三月撲城”。張輝隨平北游擊隊參加了這一行動。可惜攻城未果,他們不得不返回楊梅山根據地。之后,高詠生親自挑選了一批精悍游擊隊員,組成短槍隊,由朱永標任隊長,朱衛林任黨代表,張輝任副隊長。短槍隊出沒于岑川、梓江、丁洞、萬洞、楊晉以及岳陽的巴陵等地,打土豪,籌糧款,開展地下武裝斗爭。張輝動作靈敏,跑得很快,在短槍隊是有名的“飛毛腿”。他打仗非常勇敢,深得游擊隊員的敬佩和信任。1928年秋,短槍隊在平江與通城交界遭敵伏擊,隊長朱永標、黨代表朱衛林在戰斗中壯烈犧牲。張輝與陳漾波、晏文武等人突圍后,迅速集結余部,重整旗鼓,繼續堅持戰斗。1929年冬,短槍隊編入湘鄂贛獨立團。1930年春,獨立團擴編為湘鄂贛獨立師,張輝任湘鄂獨立師特務連連長。7月下旬,彭德懷率領紅三軍團從平江出發攻打長沙。為配合主力紅軍,張輝奉命領一小分隊,先遣偵察敵情。他率隊來到敵軍駐扎的晉坪一帶,與當地黨組織取得聯系,弄清了駐晉坪敵軍候鵬飛團的兵力部署,派出人員迎接紅軍主力。戰斗打響后,張輝帶領偵察分隊,乘勢沖進敵團部嚴氏宗祠,搗毀敵團部,活捉敵團長侯鵬飛。張輝率隊配合紅軍主力取得了進攻長沙的首仗勝利。同年8月,張輝隨軍編入紅十六軍第七師第一團任團長,率部參加第二次攻打長沙戰斗。在圍城久攻不克的情況下,紅一方面軍撤圍轉往江西。張輝率部在往湘贛邊界轉移途中,參加了攻占湘陰縣城的戰斗。為了堅持湘鄂贛根據地斗爭,紅十六軍抽調張輝部部分干部,組建了湘北獨立團,張輝擔任獨立團第一營營長。1931年春,湘北獨立團擴編為湘鄂贛獨立第一師。張輝任第一團副團長,參加了湘鄂贛根據地第二、三、四、五次反“圍剿”。1934年9月,張輝率部隨軍西征。1935年春,張輝調任紅十八師第五十四團團長,率部參加了開辟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的斗爭。11月,張輝調到新編紅十六師第四十六團任團長,隨紅二、六軍團突圍長征。1936年7月5日,紅二方面軍成立,張輝任紅二方面軍第六軍十六師師長。紅十六師強度金沙江,翻越大雪山,7月中旬過草地。張輝和師政委晏福生帶隊一路深入群眾,籌到了幾千斤糧食,為部隊過草地基本解決了口糧問題,受到了軍團政治部表彰。8月間,紅二方面軍到達甘肅南部地區。為了盡快實現與紅一、四方面軍勝利會師,張輝率紅十六師經葛曲河進至哈達鋪,繼而向北攻占禮縣的馬塢里鎮,消滅守敵30多人。9月18日,張輝指揮紅十六師與兄弟部隊并肩作戰,全殲敵軍1個保安團,繳獲軍衣300多套,長短槍60余支,南下攻克兩當縣城,為紅二方面軍建立徽、成、兩、康革命根據地做出了卓越貢獻。1936年10月4日,紅二方面軍以紅六軍為右縱隊,以紅二軍及紅三十二軍為左縱隊,奉命撤離徽、成、兩、康地區北上,向靜(寧)會(寧)地區集結。5日,紅六軍十六師作為先頭部隊到達秦州娘娘壩李子園。十六師偵察小分隊發現天水娘娘壩有國民黨中央軍駐守后,師長張輝率領一個連夜襲娘娘壩。消滅敵外圍守軍后,他指揮部隊向敵堅守要地牡丹山發起攻擊。牡丹山筑有防御堡壘,又依托廟宇,易守難攻。從天水趕來的敵援兵也已到達。為減少傷亡,張輝下令撤出包圍。戰斗中,張輝不幸中彈,身負重傷。黎明時分撤到李子園普華寺時,張輝光榮犧牲,年僅25歲。
(來源:秦州區委組織部 轉載:康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