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州區融媒體中心6月2日訊 又是一年端午節,又是一年粽飄香。在端午節來臨之際,為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營造濃厚的節日氛圍。秦州區各鎮、街道、社區組織開展慶端午系列活動。
6月2日,玉泉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組織開展“品味端午、傳承文明、喜迎黨的二十大”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以“包粽子遞溫情”形式,讓粽葉清香飄向千家萬戶,讓文明新風吹進腦海和心里。活動現場,大家圍在一起捋粽葉、填糯米、封口、捆扎,巧手翻飛,一會兒功夫,一張張的粽葉在巧手下變成一個個可愛的粽子。最后,大家將包好的粽子送到村內部分老黨員、困難戶家中,并為他們帶去節日的安康祝福。
齊壽鎮在后寺村開展喜迎二十大暨端午佳節關愛留守老人婦女兒童和特困群眾主題活動,后寺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志愿者們將提前包好的五百多個粽子送到了村里留守老人、婦女兒童和特困群眾手里,讓他們提前感受節日氣氛。
6月1日,大門鎮組織黨員及青年團員開展“黨建帶團建 端午粽情深”志愿服務活動,為農村留守老人送去黨和政府的溫暖與關懷。活動中,黨員及青年團員為農村留守老人送去了愛心粽,并幫助他們打掃庭院衛生,共建美麗庭院。活動的開展,將共青團工作融入到為民服務工作一線,使黨員及青年團員,通過實際行動傳遞了自己對社會的一份溫暖,一份責任與擔當,形成了“黨建帶團建 團建促黨建”的良好工作格局。
6月1日,西關街道西站社區黨委組織黨員志愿者在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粽情端午粽飄香 傳統文化永流傳”包粽子活動。活動現場準備了糯米、粽葉、蜜棗等材料,大家圍在一起親手體驗著包粽子的樂趣。隨后,黨員志愿者們將這些熱氣騰騰的新鮮粽子陸續送到了殘疾老人、困難黨員和困難居民家中,讓他們過一個溫馨的端午佳節。
6月1日,東關街道十方堂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了迎端午巧手做香囊活動。活動中,社區干部、黨員、居民代表、小朋友歡聚一堂,開展縫荷包比賽。首先,志愿者們給大家分發制作材料——彩布、針線、皮繩、串珠、香草,隨后大家各自選好材料開始制作,飛針走線,小小花布在她們手中翻轉,不一會就縫制出幾個漂亮的荷包。小朋友也不甘示弱,穿針引線縫起了荷包。大家互相學習,暢談端午習俗。讓大家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共同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不僅豐富了社區居民的業余文化生活,還拉近了居民彼此間的距離。
6月1日,大城街道向陽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以解答吃完粽子以后垃圾如何投放為切入點,開展了開啟了環境保護“粽”動員,綠色端午傳文明系列活動。活動結合端午節慰問進行垃圾分類入戶宣傳活動,以圖文傳單的形式,詳細地為居民講解垃圾分類類別、投放方式等知識。活動中,向陽社區網格員和“向陽花”志愿者進小區進樓宇,帶著為居民朋友們精心準備的手工粽子、洗衣液、香皂、分類垃圾袋、圍裙、雨衣等小禮品和宣傳冊。此次入戶宣傳活動結合端午節,使垃圾分類融入到生活中,讓端午節變得更有意義。
6月1日,七里墩街道五里鋪社區聯合海林社區共同開展濃情端午棕享未來端午節系列活動。活動前,社區引導小朋友們先了解端午節的相關知識,讓大家感受到了傳統文化背后的深刻內涵。活動中,工作人員提前準備好了粽葉、糯米、蜜棗等材料,將粽子葉卷成漏斗狀后,用糯米充實壓緊,再用細繩打個結,轉眼間就包出了一個棱角分明的粽子。進一步增進鄰里居民間的感情,營造了歡樂喜慶的節日氛圍。
石馬坪街道石馬坪社區組織社區大黨委成員單位、各物業、黨員代表及困難群眾代表,開展了樂享端午主題活動。活動現場,大家一起包棕子、制作香囊,營造了濃濃的節日氛圍。通過活動的開展,不僅加深了社區與居民、轄區各單位之間的感情,也增強了社區的凝聚力。
6月1日,秦州區科協、天水郡街道紅山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與錦繡苑小區黨支部聯合開展“黨建引領傳承 感悟端午文化”主題活動。活動首先以座談形式,與會黨員、小區居民就近半年黨建引領小區治理工作情況發表各自意見,對存在問題、原因分析、工作落實和思路謀劃等方面進行深入交流探討,積極為小區治理建言獻策。座談會后進行了包粽子比賽,同時,區科協現場給大家科普了端午相關知識。最后,社區工作人員和黨員志愿者將這些熱氣騰騰的粽子送到了小區困難群眾手里,并對他們的生活需求進行了詳細了解,鼓勵他們以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生活。
在端午節來臨之際,中城街道重新街社區供電小區黨支部開展節前走訪慰問活動,為困難黨員和老黨員送去節日的問候。走訪慰問中,通過與困難黨員和老黨員的親切交談,詳細了解了他們的身體狀況和生活情況,傾聽了他們的心聲。受訪黨員紛紛表示,感謝組織的關懷之情,他們一定會不忘初心,繼續發揚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為建設和諧小區、構建溫馨鄰里建言獻策、添磚加瓦。(編輯 靳艷艷/審核 辛智翔)
(新聞來源:秦州區融媒體中心 轉載:李俊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