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61/BeyondPic/2022-5/23/2205231920e94c7e82f0e50c80.jpg)
秦州區融媒體中心5月23日訊 (記者 張繼明)5月22日,秦州區委副書記、區長孟曉龍帶領區政府辦、發改局、自然資源分局等相關部門負責人,深入部分鎮村調研指導生態及地質災害避險搬遷工作。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張維有一同調研。
![](/Files261/BeyondPic/2022-5/23/22052319207edbc8f726600dc4.jpg)
孟曉龍一行先后來到牡丹鎮劉家溝村、牡丹新村搬遷安置點,汪川鎮汪川新村搬遷安置點,娘娘壩鎮錢家壩二期搬遷安置點項目,通過實地查看、座談交流等方式,詳細了解地質災害危險區農戶排摸核實、群眾搬遷意愿、安置房建設進展等情況,就全面落實好生態及地質災害避險搬遷各項惠民政策、加快推進群眾搬遷各項工作進行安排部署。
![](/Files261/BeyondPic/2022-5/23/2205231920139e5b64ffbb0d5c.jpg)
孟曉龍指出,生態及地質災害避險搬遷是一項惠及廣大群眾的民生工程,既是筑牢生態安全屏障,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務實措施,也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助推鄉村振興的有效途徑,更是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重大機遇,關乎秦州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大局。各鎮和區直有關部門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持續改善民生為目標,搶抓中央支持甘肅生態及地質災害避險搬遷的重大機遇,進一步細化完善實施方案,堅決把生態及地質災害避險搬遷這項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做實做好。
孟曉龍強調,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強化責任擔當,加大宣傳動員力度,深入開展地質災害危險區、生態敏感區、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河湖管控區、地震災害區、自然保護地核心區等地的搬遷群眾調查核實。要緊密結合實際,進一步細化完善實施方案,加大資金爭取和項目整合力度,統籌調配易地搬遷安置點富余房源,合理確定搬遷規模,核準核實搬遷對象,明確安置方式、安置去向、補助標準等內容,全面落實生態及地質災害避險搬遷補助和貼息貸款政策,在尊重搬遷群眾意愿的基礎上采取多種方式進行安置。同時,要切實做好搬遷“后半篇”文章,提早謀劃好搬遷群眾后續扶持產業和基礎保障,制定產業扶持、就業創業服務等措施,持續用力強產業、幫就業、促振興,確保搬遷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發展”。(編輯 陳每陽)
(新聞來源:秦州區融媒體中心 轉載:李俊鋒) |